老白汾酒文化還在貫穿著歷史上的每一個輝煌。從新石器時代汾陽地區釀酒技術的初步形成,到明清鼎盛時期杏花村72家酒肆林立的繁榮;從北齊武成帝千里薦汾清,到乾隆初年皇帝四次專為老白汾酒朱批奏折,無不折射著老白汾酒的輝煌。老白汾酒文化也許曾經沒落,但她從未間斷,得以如此完整而全面傳承的老白汾酒文化,實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通杜甫在《與元九書》中有一句:“小通則以詩相戒,小窮則以詩相勉”,說的是一個人在發展順利的時候要用詩來警醒,在窮的時候則以詩來勉勵,這位唐代大詩人想到的,也許只是如何讓自己過得穩妥一些,而不會把自己“通”的經驗傳授給別人。老白汾酒文化則是要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徑,把好的發展經驗和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傳播到更廣闊的領域,使老白汾酒的文化通達天下,澤被后世,同時也注重吸收采納一切優秀的經驗。汾酒集團正是有了這種“通達天下”的廣闊胸襟,能夠博采眾長,不拘一格,敢于認識自己的不足,不僅在各個領域與更多的企業互通有無,而且集團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聯系也日益緊密,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呈現出了強勁的勢頭。
“通”是文化責任的一種體現形式,“通”是老白汾酒文化內在的創新精神實質,是互相促進與補充完善。目前,我們與山西大學共同研究的一項科研成果已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并與中國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今年以來,我們開始積極推行細節化管理、加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推進崗位績效工資改革,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質量方面,我們始終保證產品能夠優于國家標準,企業已經相繼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國家方圓標志委員會的產品質量認證、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認證和中國酒類質量優級認證,使老白汾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汾酒集團因此還獲得了“品牌中國(1980-2005)百企榜”入選企業的稱號。
這些榮譽和成績的取得,都得益于多年來老白汾酒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也許我們今天付出的努力還不足以使老白汾酒文化“大通天下”,但起碼已經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認可。遙想有一天,我們為老白汾酒文化建設所傾注的心血,可以為華夏文明的復興之路“天塹變通途”貢獻一點力量,那又是何等激動人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