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產好酒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米酒。今日安酒生產則始于三十年代的周記酒坊“醉群芳”,系采用大小曲釀造的生產工藝。解放前夕,酒坊倒閉。一九五三年恢復生產后,一九五八年試銷東南亞等地,獲得好評。一九六三年以來蟬聯了歷屆貴州名酒稱號。
安酒的創始人是民國時期的民間酒師周紹臣,當時他在安順城大箭道(今儒林路)開設烤酒坊,用獨特工藝釀制出的酒“開甄半城香”,其內附茅臺風味,又有別于茅臺,被人們譽為“周茅”。他的烤酒作坊因一外鄉人品嘗“周茅”醉酒后題寫“醉群芳”而揚名。1952年,人民政府接收“醉群芳”作坊,隨后與塔山下的安順利民酒廠合并成立了安順酒廠,周紹臣及其他“醉群芳”的老酒師等進入酒廠工作。1953年,李幼鴻出任安順酒廠廠長,在與周紹臣等老酒師一起對“周茅”工藝繼承、改良的基礎上,釀制出了保持“周茅”優良品質的“安酒”。經過幾代安酒人的不懈努力,傳統與科技相結合,以先進的釀造工藝釀造出了窖香濃郁的優質白酒。已故白酒專家周恒剛對安酒的評價是“銀河倒掛三千尺,安酒開壇十里香;此酒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1963年安酒在貴州省首屆白酒評比中被評為貴州名酒,1986年,安酒再次獲得貴州省優秀名酒稱號,并獲得貴州省第四屆名酒評比“金樽獎”,1989年,安酒在全國第五屆名優酒評比中評為國家級優質名酒同年10月經國家質量獎審定委員會批準,榮獲銀質獎章。2010年獲"貴州省消費者喜愛貴州白酒"。
安酒風格特點是:窖香較濃,醇和甘冽,爽口不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