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酒“三溝一河”是指出產于江淮一帶的四種中國名優酒:產于灌南縣湯溝鎮(原屬沭陽縣)的湯溝酒、產于泗洪縣雙溝鎮的雙溝酒、產于漣水縣高溝鎮的高溝酒、產于泗陽縣洋河鎮的洋河酒。其中,雙溝大曲的產地,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雙溝鎮被譽為中國酒源頭,早在1800多萬年前,雙溝地區就有古生物群繁衍生息。1954年在雙溝附近的下草灣出土的古猿人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考證后,1971年被命名為“醉猿化石”,并錄入中國大百科全書。雙溝地區亦被海內外專家譽為“古生物進化的平臺、孕育人類的胎盤、自然酒起源的地方”。
雙溝地區的釀酒史可追溯有四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300多個春秋。我們今天熟知的雙溝大曲始創于1732年。民國《泗縣志略》記載:“酒業城鄉大曲坊十二家,小酒坊七十余家,每年可釀酒約百萬斤,售價約十五萬余元。雙溝大曲,據善飲者言,應推為全國之冠?!庇謸F代《泗洪縣志》記載:“清雍正十年(1732年),有山西太谷縣孟高村人賀氏,看雙溝有好水和盛產高梁,就開辦了全德糟坊,釀造雙溝大曲。”賀氏即賀全德,其創辦的“全德糟坊”,與原有的“廣盛”、“涌源”兩家糟坊鼎足而三。清末民初,雙溝釀酒業空前繁榮,全鎮有大小槽坊近50家,時人有“聞香下馬,知味息船”之美譽。宣統二年(1910)雙溝大曲被泗州府物產出品所推薦參加南洋勸業會,被評為名酒第一,受到清王朝農工商部的褒獎,自此聲名遠播。
1950年,泗洪縣人民政府以全德糟坊為基礎,聯合其它鎮上的小酒坊,成立“地方國營宿洪縣專員公署雙溝酒廠”。1955年酒廠更名為“地方國營宿洪縣雙溝酒廠”。1987年,酒廠改名為“江蘇雙溝酒廠”。1997年酒廠改制,成立“江蘇雙溝酒業集團”。雙溝大曲的注冊商標主要有“山河牌”及“雙溝牌”。新中國成立后,雙溝大曲于1955年獲得了“甲等佳酒第一”;于1984年、1989年全國第四、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獲得“國家名酒”稱號。1992年,53度、46度雙溝大曲還遠涉重洋,榮獲美國自由女神杯、帆船杯金杯大獎。
雙溝大曲以優質高粱為原料,并以品質優良的小麥、大麥、豌豆等制成的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傳統混蒸工藝,經人工老窖長期適溫緩慢發酵分層出醅配料,適溫緩慢蒸餾,分段品嘗截酒,分級密閉貯存;其酒具有“窖香濃郁、綿甜甘冽、香味協調、尾凈余長”之特色。是名揚天下的江淮派(蘇、魯、皖、豫)濃香型白酒的卓越代表。
雙溝大曲系列中最頂尖的收藏品,極度稀缺,市場上多換標假酒。
山河牌雙溝大曲包裝為木塞玻璃瓶,相當罕見。
山河牌雙溝大曲酒包裝為木塞玻璃瓶,紅色貼標相當醒目,市場存有量相對比較稀少。
山河牌雙溝大曲包裝為壓蓋玻璃瓶,較之木塞雙溝大曲密封性更好。該款雙溝大曲相對比較稀有。
青瓷瓶雙溝大曲最早產于80年代初期,后一直延續到90年代。商標為“山河牌”。牡丹紋青瓷瓶身造型古樸,淡雅,優美。本身便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此款酒當時是以外銷為主,由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監制。
“大明?!钡谋亲妫丝顬樗芰仙w,后期生產主要金色鋁旋蓋為主,度數有53°、46°和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