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府家酒業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孔府自家私釀酒坊,已有2000多年的釀酒歷史,釀制的白酒是歷代衍圣公(孔子后裔)進奉宮廷和饋贈達官貴人的專用酒。曲阜孔府家酒業有限公司是以白酒生產為主業的大型企業公司,歷史悠久、馳名中外。 孔府家主導產品已經形成孔府家酒(大陶)、孔府家酒(道德人家)、孔府家酒1988、孔府家酒(儒家風范)、孔府家酒(窖藏)、孔府家酒(府藏)、儒雅香孔府家酒七大系列,產品低、中、高度兼備,高、中、低檔齊全。孔府家酒素以三香(聞香、入口香、回味香)、三正(香正、味正、酒體正)而著稱,加之古樸典雅的包裝及厚重的儒家文化內涵,1988年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章,產品暢銷全國并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8年出口量雄居全國第一,2008年10月,孔府家公司連續7屆榮獲“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 孔府家公司精心打造的高端產品---儒雅香孔府家珍藏酒,充分融合了中國白酒清、濃、醬、芝麻香四大香型之所長,體現了中國白酒傳統的釀造精華,符合中國傳統哲學“中庸和諧”的價值理念,是現代釀酒行業體現企業形象與生產、貯存規模的最佳表現形式,也是中國白酒業未來沖擊高端消費的利劍,沒有豐厚的釀造基礎和貯存實力,就無法涉足珍藏酒市場。孔府家儒雅香地下珍藏酒融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于一體,它的出現是孔府家酒豐厚釀造底蘊的最好展現,必將極大的推動魯酒品牌的升級。 孔府家人深度挖掘孔府家品牌的文化內涵,重點打造“儒家文化標志品牌”、“中國禮儀文化酒”,用傳統的老五甑釀酒工藝與現代技術有機結合,釀制出獨具儒家文化底蘊的孔府家酒。
曲阜的釀酒業歷史悠久,有材料說已有兩千多年了,而孔府釀酒則始于明代。釀出的酒,開始專為祭孔用,后因到孔府走訪的達官貴人較多,又逐步轉為宴席用酒。清代乾隆皇帝曾先后八次到曲阜祭孔,在他最后一次到曲阜祭孔時(1790年),順便看望了他的女兒于氏(72代衍圣公孔憲培之妻),在招待乾隆皇帝的宴席上,孔憲培拿出了孔府家酒款待岳父,乾隆飲后,連連贊賞家酒味美好喝。席間對孔憲培說,以后赴京時給我帶上幾壇家酒,還有西關的小羊羔。后來孔府每年去皇宮進貢一切皆免,惟獨孔府家酒和小羊羔不可少。因此,后人有“羊羔美酒”之稱。
曲阜釀酒歷史悠久,春秋舊戰國時期已釀有酒品。《經典釋文》載有“魯酒薄而邯鄲圍”典故。唐代天寶四年,李白和杜甫在魯郡(曲阜)分手時,詩曰“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清代時盛行釀制燒酒,《曲阜縣志》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始征酒稅。1923年建成的“洪順源燒鍋”,1926年建成的“義和順燒鍋”是頗有聲譽的作坊。1934年間有燒鍋9戶。1958年在潘氏燒鍋基礎上建成曲阜酒廠。曲阜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家鄉。圣門第釀酒始于明代,初為祭孔用酒,后因來孔府走訪的客人較多,逐步轉為宴席用酒。
特點:具有無色透明窖香濃郁,綿軟回甜,余味悠長,醇厚甘冽等特點。
工藝:孔府家酒以精選高粱為主要原料,以高溫麥曲為糖化發酵劑,沿用孔府酒坊老五甑混蒸工藝進行生產,經長期存放,科學勾兌而成。
獎項:19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88年,獲國家銀獎;1989年,獲北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1990年,獲第29屆布魯塞爾國際產品質量評比會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