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蘇省漣水(占稱安東)縣的高溝酒廠,坐落于高溝鎮該地釀酒可溯源至西漢,小成于北宋,大成于明清而釀酒業則肇始于北宋據《熙寧酒課》白勺記載:宋神宗熙寧年間(1 068-1077),漣水的酒課達“四萬貫以上”.粗具規模;清代則釀有‘燒酒”、“黃酒”,名聞遠近。
歷來贊美高溝佳釀的同章,為數不少最著者有庸韋應物往游花果山,途經高溝鎮,留下了“丫月開甕香滿城,甘露微濁醒酬清”的名句明誠意伯劉基在巡視洪澤湖大堤時曾暢飲高溝美酒,即席賦詩.藝:“六塘河上漁樵子一壺夭泉喜相逢。”清代女詩人劉占香在路過高溝時,題詩曰:“桃紅柳綠春甕,細雨斜風客到門。此地何人留玉佩,對門有客換金貂”寫來蘊藉有味。另陳毅率新四軍抵此間后,亦吟詩一首,詩云:“美酒香飄云天外,南征北戰壯我行。我軍痛飲高溝酒,定叫中華屬人民。”直抒胸臆,豪氣干云。
“高溝酒廠”是由“天泉”、“裕源”、“永泉”、“公興”等八個糟坊,于1949年集中合并而成的,占地極廣,一廠五址1984年時開始投產低變酒現在共有四個系列,30多個.鉆種,已成酒林新貴,備受各界愛灑人士歡迎。
釀造
高溝特曲選用優質高粱為原料以麥曲為糖化發酵劑,汲取“天泉”為釀造用水,再結合濃香型曲酒傳統仁藝和現代科技,經低溫緩慢發酵,分層蒸餾,量質摘酒,分級貯存及仔細勾兌等過程,精心釀制而成。
口感與入菜
高溝特曲屬濃香型大曲白酒酒度分53°,46°及39°種.酒液無色透明,氣味芳香濃郁入口綿順醇甜,尾爽而凈卜』味悠長品酒名家朱銘勛對此佳釀,因情有獨鐘而感懷賦詩,詩云“名灑高溝九百年,史書記載更為先安東釀制從西漢,古往今來翰墨傳”。
品嘗本酒,妙在淺斟細品,不宜大口牛飲。搭配的菜色,宜選爽脆,不應油膩_故來些宿遷的五香大頭菜、宜興和橋鎮的老油豆腐十、津津的肉汁豆腐一、炒龍腸、炒旗魚肚、白灼禁育等,必能巧為烘托.深得其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