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普洱茶的人都知道老茶好喝、并且貴。本人愚見:“當越陳越香之標準尚未確立的時候,越舊越貴卻在肆匿著每一個愛茶之人,它軟黃金般的美譽讓太多的人好比穿上了紅舞鞋,瘋狂并漫長的等待著。把所有的愛茶之人都送上了自戀自狂,自欺欺人的舞臺。大有天下唯已杯獨芳之勢” 大家一次次的接觸和品飲普洱茶之佳茗的時候。茶品無論從選材、拼配、精制、包裝、存放都讓N多的光環和言傳美妙的故事緊緊包裹著它。讓太多的世人不明就里,總是覺得自己放放不但可以升值變現,還可以更好喝。而大家眼熟能祥的普洱茶的存放方法:避免陽光直射、通風、干凈衛生、溫度濕度相宜、無異雜味的情況下適合長期保存。這些片面的文字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當代普洱茶經營者愛好者的追求。
如何存放普洱茶這成了大家都在不停的探討的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不同行業的人,多種收入愛好不盡相同的愛茶人參與進來,普洱茶后存放無論從港倉,臺灣倉,北美倉,馬來倉,干倉,濕倉等等。。。從某茶葉行業協會盧秘書長處聽到一句大快人心的話語:“無倉不成茶,干了濕,濕了干-好茶!”經過這么多年和不同行業的倉儲保管人員,資深茶葉幾十年從業經驗人員交流所得。普洱茶的苦澀沒有歲月的沉淀不會退去。普洱茶有句至理名句“不苦不澀不是茶,看它化得是否夠快”當然這指的是新茶。猶如初生兒般的鮮嫩。怎么樣才能存儲出能讓現代人滿意的普洱茶,在此談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1、自然陳倉-在通風干凈的自然環境下(非特殊環境)自然陳放相對濕度:50~79%,溫度:20~35℃,適合茶品:野生茶、大樹茶,此法適合存放品質優良之野生茶及大樹茶,因其茶葉品質高、滋味濃郁、鮮甜,香氣綿純,無須特別入倉,讓其自然陳倉下隨著時間,空氣的自然氧化,后醇化作用即可達到普洱茶風味的極致。而因地域環境之差異,所陳放出的茶品也會有所不同。
2、人工入倉(干倉)--在人工制造的特殊環境下緩慢陳化,相對濕度:75~80% ,溫度:23~35℃,適合茶品:臺地茶、灌木茶圓茶,當茶葉品質有少許粗澀,還不宜即時品飲時,可以通過采此法提升茶葉品質,以期達到良好的品飲效果。
3、人工入倉(濕倉)--在人工制造的特殊環境下快速陳化,,相對濕度:85%以上 ,溫度:17~23℃,適合茶品:臺地茶,當茶葉品質口感濃烈,香氣粗老,可采此法修正。當茶多酚得到適當程度分解后,需移至干倉處理,自然轉化,后酯作用。但陳放時相對濕度不可超過90%,溫度不可超過30℃長期存放,以防止微變,造成成品泥味。
4、倉庫管理:
需要給每一款茶品有明確的標注,識別標識,滿足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可以簡便的精心呵護;生,熟茶分倉;緊壓和散茶分倉;經常擺弄的和需長久存放的分倉。此中的便利想心每一位喜好倉儲的人都可以感受其中的滋味,而未來普洱茶的品飲和銷售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受益者可能并不是當初的存放者。
5、普洱茶存放的注意事項:高品質的茶品非家庭式個人亂存亂放所可以得來的。需專人日常看護、觀察、不定期不同季節針對不同茶品進行品鑒;需隔離地氣,離開墻體,有相應的空間效應,潔凈的空氣,融入倉儲方法,五年一小成,十年方成形,二十年方達到茶品的優越期。更佳的境界還待做更多的感受和體驗。
6、隨著目前日益完善的倉儲方法,科技的不斷進步,普洱茶的倉儲除了以上一些早為人知的方法之外,還可以依靠科技的進步進行數據化控制,或者是在不同的地區,不同倉儲條件的倉庫尋求更加理想的存放條件及環境,以期求得更加完美的滋味表現,目前已經讓人們采納的有衡溫衡濕,帶有電子記憶的溫濕度數字記錄感應,空間清新凈化系統,針對一些高端茶品也有人采用供氧陳化;一款優越的茶品如何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后,回報給存放之人一個良好的品飲以其本身的商業價值體現。這一切都離不開前期的選材,用料,加工,拼配或者是純料。而當每一個環節都由專業人士為之量身打造之后,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慢慢感受越陳越香帶給每一個人的快樂!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