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圈對于好酒一直都流傳著“17大”和“53優”的提法,但是什么是“17大”、什么是“53優”,對于一般不太接觸或者是剛入行的朋友來說卻不甚清楚。
那下面小編來為您做做科普。
所謂的“17大”其實應該叫做“17大名酒”,他們是1989年在合肥舉行的中國名酒第五屆評選,評選出的出十七種名酒,他們包括:茅臺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曲、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曲酒、雙溝大曲、特制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曲酒。
而所謂的“53優”其實應該叫做“53優質酒”,一直以來,人們將1989年以前國家多次評酒會選出的僅次于獲得金獎的國家級名酒之外的優質酒統稱為“53優”。
關于歷屆累計獲得國家名酒稱號的金獎名酒暨“17大名酒”似乎都沒有爭議,但關于獲銀獎的國家優質酒的統計說法卻有差異,普遍的說法為“53優”、“55優”也有稱“58優”甚至“60優”的。這是因為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確認的53種優質酒并未將以前各屆評酒會中的優質酒全部涵蓋,用今天的眼光看即使第五屆評酒會的統計也不十分準確。那么,歷屆獲得國家優質酒稱號的名酒到底有多少種呢?
小編覺得還是通過官方的路子來比較靠譜,在1991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出版了《中國歷屆評酒會資料匯編》一書,此書可謂是小編見到的最早最全面記錄建國以來五次國家評酒會的權威資料,通過這個我們可以確定“53優”的提法還是比較有依據的,并且行業內“53優”也是大多數酒友的共識。所以“53優”酒包括了:白云邊牌白云邊酒、安字牌安酒、白沙牌白沙液、寶蓮牌寶蓮大曲、芳醇鳳牌北鳳酒、向陽牌陳曲酒、叢臺牌叢臺酒、德惠牌德惠大曲、德山牌德山大曲、杜康牌杜康酒、二峨牌二峨大曲、坊子牌坊子白酒、高溝牌高溝特曲、金州牌金州曲酒、津牌津酒、晉陽牌晉陽酒、孔府牌孔府家酒、濉溪牌濉溪特液、口子牌口子酒、勝洪牌老白干酒、遼海牌老窖酒、林河牌林河特曲、凌川牌凌川白酒、凌塔牌凌塔白酒、瀏陽河牌瀏陽河小曲、簏臺牌六曲香、龍濱牌特釀龍濱酒、龍泉春牌龍泉春、湄字牌湄窖酒、大明塔牌寧城老窖、黔春牌黔春酒、三蘇牌三蘇特曲、三溪牌三溪大曲、象山牌桂林三花酒、詩仙牌詩仙太白陳曲、雙溝牌雙溝特液、重崗山牌雙洋特曲、四特牌四特酒、太白牌太白酒、香泉牌湯溝特曲、西陵峽牌西陵特曲、習水牌習酒、仙潭牌仙潭大曲、湘山牌湘山酒、敘府牌敘府大曲、燕潮銘牌燕潮銘、洋河牌洋河大曲、迎春牌迎春酒、玉紅梅牌中國玉泉酒、張弓牌張弓大曲、珍牌珍酒、珠江橋牌豉味玉冰燒、筑春牌筑春酒等53種優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