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木塞素有葡萄酒“守護神”的美譽,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理想的葡萄酒瓶塞。它的密度和硬度要適中、柔韌性和彈性要好、還要有一定的滲透性和粘滯性,葡萄酒一旦裝瓶后,酒體與外界接觸的唯一通道便由軟木塞把守著。
葡萄酒瓶塞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變的過程,雖然在葡萄酒剛誕生時橡木就被用作瓶塞了,但是直到17世紀中葉軟木塞才和葡萄酒瓶才真正地聯(lián)系在一起。
葡萄酒對軟木塞的有兩個矛盾的要求:既能密封酒瓶,又能滲入適量的氧氣。微量的氧氣可以促進葡萄酒的各種自然成分緩慢地分解和多效,進而使香氣更加細致、結構更加均衡、口感更加醇厚。
葡萄酒的軟木塞根據(jù)材質和生產(chǎn)工藝分為:
天然塞
因其沒有經(jīng)過特殊處理而得名,天然塞具有外觀多小孔的特征,但是被擠壓進酒瓶后小孔因此消失。其他處理過的軟木塞根據(jù)其表面細孔孔徑大小、表面是否有硬木和表面粗糙程度劃分為特級、超級到一、二、三級等。
等級低的軟木塞是不可以用來直接裝瓶的,因為其表面具有很多參差不齊的孔,縫隙太大,會引起溢酒。所以這樣的軟木塞要經(jīng)過進一步加工,那就是將小孔填滿,即填充處理。一般工序就是先將處理軟木塞時產(chǎn)生的軟木屑與膠水混合,接著和軟木塞一起放在處理機上滾動,大孔即可填平,最后生成了沒有明顯的小孔,但能看出填充痕跡的填充塞。
復合塞
它是由一些軟木粒和膠水混合后,填入模具中壓制而成。其中軟木粒不是純天然的,它是由那些軟木塞加工過程中剩下的邊角料或者孔徑特別大的軟木塞經(jīng)過粉碎機打碎而成的。同時,因為模具的不同,復合塞可以根據(jù)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狀和規(guī)格,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看到明顯的顆粒粘合在一起。
軟木塞從原材料到成品需要經(jīng)歷一下四個步驟:
1.剝樹皮,工人需要小心的剝下栓皮櫟(一種櫟木類落葉喬木,樹皮中輕軟且富有彈性的“木栓層”特別發(fā)達)的木栓層,不能太深,否則樹會死掉。生產(chǎn)一個軟木塞,從原料到成品一般需要6個月到1年的時間。
2.剝取下來的木栓層放在露天存放。夏天的好太陽可以曬干木栓層里的水分;秋天連綿的雨水又把木栓層所含的丹寧清洗干凈。在行話里,這段日子叫做軟木的“穩(wěn)定期”,長達半年,再長就有發(fā)霉的危險。
3.干燥后的軟木板就可以切割成軟木塞了。切割也是一門藝術,富有經(jīng)驗的工人只須看一眼,就可以判斷一塊板材質地的優(yōu)劣。切割下來的碎屑絕對不能浪費,它們被收集起來,是加工聚合軟木塞的好材料。
4.軟木塞成品還要消毒、遴選,揀出表面有細棱或裂縫等瑕疵的產(chǎn)品。高質量的軟木塞,表面必須光滑,細孔小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