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葡萄酒,總會讓人聯想到這是從國外引進的產物。其實,葡萄酒在中國早已有了悠久的歷史。早在魏晉及南北朝時期,就有文人在詩詞中提到了葡萄酒。陸機在《飲酒樂》中寫道:“蒲萄四時勞醇,琉璃千鐘舊賓。夜飲舞遲銷燭,朝醒弦促催人。春風秋月桓好,歡醉日月言新。”

(龍徽葡萄酒博物館大門口)
在海淀區阜石路與玉泉路交匯處的東北一隅,你一眼便會看到這個醒目的大院,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就坐落于此。

(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走進大院大門,小編看到的是一座古樸典雅的明清風格建筑,這就是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啦。

(龍徽葡萄酒博物館)
博物館整體建筑紅墻綠瓦,門匾額上“北京龍徽葡萄酒博物館”遒勁有力,無不彰顯著古樸典雅的明清建筑風格。
龍徽葡萄酒博物館作為北京首家葡萄酒博物館于2006年6月26日正式開館。分地上、地下兩大部分。地上分為時空走廊、起源廳、老工具廳、企業發展廳、產品展示廳、品酒室、游客接待中心;地下分為品酒區、橡木桶區、儲存區和窖池四個部分。

(博物館門口)
博物館入口處擺放著一個由兩條銅鑄巨龍簇擁的木桶,木桶蓋子上印有龍徽葡萄酒字樣,木桶前面是一本厚重的銅書,翻開后左邊是龍徽葡萄酒博物館的前言,右邊則是博物館導游平面示意圖。
時空走廊

(照片墻)
博物館內的時空走廊是兩面貫穿古今的圖片墻,墻上掛滿了數百幅新老照片,記錄著龍徽葡萄酒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
起源廳

(起源廳全景)

(龍徽葡萄酒起源)
穿越時空走廊便來到起源廳,墻面上展示著龍徽葡萄酒的歷史起源,半圓形的展臺里展示著各種票據、鼠籠壓榨機、商標貼紙、老酒瓶、光緒年間的溫酒器、漢代羽觴飲酒器具、青花瓷廘耳樽、以及百年雄獅。

(票據)

(鼠籠壓榨機)

(化驗器具)

(商標貼紙)

(老酒瓶)

(光緒年間的溫酒器)

(漢代羽觴飲酒器具)

(青花瓷廘耳樽)

(百年雄獅)
老工具廳

(老工具廳整體)
參觀完起源廳便是老工具廳,廳內展示了清朝末年手工釀制葡萄酒所用的器具,古老質樸的器具上刻畫著歲月的痕跡,和精致古老的葡萄酒釀造模型。




老工具展示




老工具展示




老工具展示




(白蘭地壺式蒸餾鍋)

(橡木桶制作)
香檳工藝廳

(香檳工藝)

(香檳工藝)
在老工具廳的對面是一個小小的香檳工藝介紹,香檳酒只能用瓶內二次發酵法來生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香檳法”。用于釀造香檳的葡萄要先釀成靜態沒有氣泡的白葡萄酒,然后裝到瓶中添加糖汁與酵母,在瓶中進行一次小規模的發酵,只是為了讓酒產生氣泡。

(生產線)
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龍徽的生產工具經歷了從手工到半自動化的變遷。龍徽著名產品都是用這種傳統的工具生產而來。在當時生產工具落后的情況下,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人的技藝和才華。

(灌裝)

(沖瓶機)

(灌酒機)

(鎖蓋)

(貼標)

(印蓋標)
企業發展廳

(企業發展廳)

(企業發展廳)
參觀完生產流水線便是企業發展廳,這里的每一件展品、照片、數字,每一瓶酒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見證著龍徽葡萄酒發展的歷史進程。
展廳里展示著企業發展的歷史,中國紅葡萄酒、桂花陳酒、蓮花白酒、薄荷蜜酒的發展歷史......

(老舍夫人胡絜青為蓮花白題詞)

(國際比賽榮獲嘉獎)

(中國紅酒拍賣最高價)

(中國第一瓶原產地控名葡萄酒)
產品展示廳

(產品展示)

(產品展示)

(產品標識)
社會不斷變化,產品也需與時俱進,無論是產品的品種、規格、還是款式,也都應該相應地做出改變。

(產品展示廳)

(中國葡萄酒)

(外國葡萄酒)
葡萄酒知識展廳

(世界葡萄酒產區分布圖)
葡萄酒知識展廳主要介紹了世界葡萄酒產區分布狀況,以及龍徽葡萄園的土壤、氣候、葡萄品種、葡萄栽培、釀酒工藝的介紹......

看到這里
小編偷偷告訴你
你看到的只是地上展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