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大曲產于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洋河鎮(原江蘇省泗陽縣洋河鎮),在唐代就已享盛名,尚可考證的歷史已有四百多年,明末清初已聞名遐邇。當時曾有九個省的客商在此設立會館,省內外七十多位商人客籍于此,競釀美酒,使洋河鎮的釀酒業更加興隆繁盛。據《泗陽縣志》記載,明朝著名詩人鄒輯在《詠白洋河》中寫到:“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春風二月柳條新,卻念行人千里隔,行客年年任往來,居人自在洋河曲”。清雍正年間,洋河大曲已行銷江淮一帶,頗受歡迎,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之譽,并被列為清皇室貢品。清代同治十二年編纂《徐州府志》載有“洋河大曲酒味美”。又據《中國實業志·江蘇省》說:“江北之白酒,向以產于泗陽之洋河鎮者著名,國人所謂‘洋河大曲’者,即此種白酒也。考洋河大曲行銷于大江南北者,已垂二百余年之歷史,厥后漸次推展,凡在泗陽城內所產之白酒,亦以洋河大曲名之,今則‘洋河’二字,已成為白酒之代名詞矣。” 洋河,原名白洋河。白洋河的彎曲處有一清泉,稱之為美人泉。
洋河大曲酒液無色透明,酒香醇和,味凈尤為突出,既有濃香型的風味,又有獨自的風格。醇香濃郁,余味爽凈,回味悠長,是濃香型大曲酒,有“色、香、鮮、濃、醇”的獨特風格,以其“入口甜、落口綿、酒性軟、尾爽凈、回味香、辛辣”的特點,聞名中外。是名揚天下的江淮派(蘇、魯、皖、豫)濃香型白酒的卓越代表三溝一河即湯溝酒、洋河酒、雙溝酒、高溝酒之一。
洋河牌55度洋河大曲,為濃香型大曲酒的正宗代表,1979年、1984年、1988年連續三次被評為國家名酒,奪得國家質量獎金牌。洋河牌38度洋河大曲,在第四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銀質獎,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金質獎。
據記載,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時,在宿遷建有行宮,留住七天,品嘗洋河大曲后揮毫留下了“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贊語,并指定其為向皇室的貢品。二十世紀初,洋河大曲的生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15年三義酒坊所釀之酒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賽會上獲銀牌獎,1929年裕昌源酒坊的大曲酒在工商部中華國貨展覽會上獲二等獎。1932年有八家酒坊,年產白酒經6040擔,以洋河鎮聚源涌、逢泰、南王人和及共他鄉鎮的樹泉、潤泉酒坊著稱。1934年江蘇全省物品參展。可見流傳數百年的“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落地,游魚得味成龍”這副對聯,對洋河大曲是最精彩的贊譽。
洋河大曲這一傳統佳品,在解放前因戰爭連年而生產凋蔽,奄奄一息。新中國建立后,政府撥出專款,在幾家私營釀酒作坊的基礎上,建立了國營洋河酒廠。幾十年來,洋河酒廠幾經改造、擴建,現已成為我國著名的名酒廠家。洋河大曲酒具有色、香、鮮、濃、醇五種獨特的風格,以其“入口甜、落口綿、酒性軟、尾爽凈、回味香”的特點,聞名中外,蟬聯國家名酒三連冠。
“洋河絕世風華”酒獨得天地靈氣無窮之厚,系依托特異的地域生態環境,由釀酒大師擷取“美人泉”之甘露,以著名歷史文化遺存之黃泥老窖、特選的優質原輔料,采用代代相傳神妙獨特的工藝,結合高科技,經以陶壇窖藏7年老熟而成。本品源自水谷清華,香氣幽雅,醇厚諧調,綿甜爽凈,回味悠長,風格典雅獨特,酒體豐滿完美,自古濃香獨秀,風華絕世,不可易地仿制,誠為天工開物,瓊漿玉液,國色天香。
即使處于春風得意,縱然遭遇雄關重挫,天下群英也總是戒驕戒躁,自強不息,奮勇爭先。早在清代一些文人雅士有感于此,經調查論證綜合研究,審慎選定品質絕佳、馳名中外的洋河酒這一傳統名產,冠名“絕世風華”,將美酒美名一同奉獻給那些造福人民、豪情不拘的風流一代。這便是酒名的歷史由來。
“聞香下馬,知味停車;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入水,游魚得味成龍;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