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的苦味主要來自酒中所含的醇類。
其主要原因:一是原料有霉變現象,含單寧過多;二是霉菌感染;三是入池溫度高,發酵不正常;四是水質不潔,主要含堿量超過用水標準等等。
解決的辦法:在釀造過程中除了要注意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以外,還以適當減少釀制過程的用曲量,降低發酵溫度。對成品酒則可采取土麥冬葉、活性炭脫味法,即用土麥冬葉酒量的0.5%放入酒中,浸泡4天后取出,再加少許活性炭,白酒的苦味即可脫去。
白酒的辛辣味主要是由于酒中所含醛類造成的。
解決的辦法:除了在白酒蒸餾時應注意提高餾酒溫度,并結合量、質分段摘酒外,對苦辣味重的成品白酒,宜采取勾兌、調味(不是加用化學香料)的方法進行處理。具體作法是:在同類產品中選取口感較酸、味道醇和的酒,與苦辣味成品白酒勾兌和調味,探求最佳組合。添加量多少,應視情而定。
白酒中出現乳白色沉淀物是什么原因?
這種乳白色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櫚酸乙酯。這些物質的來源,主要是酒在發酵過程中,由于酯化作用所產生的。當溫度降到10℃以下時,這些酯類物質在酒中的溶解度降低,就出現飽和現象所析出的白色結晶,而形成沉淀物。當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沉淀物便會消失。
要使沉淀物消失,如白酒的貯量大,可放置較溫暖的庫房貯存;如數量少,可將酒置于60℃的水中溫熱后輕輕搖動即可溶解。這是一種酯類沉淀,并非變質,對人體無害,可以飲用。如果經溫水浸泡處理后,沉淀物或其他雜質仍不溶解消失,則表明該酒存在質量問題,最后不要飲用,或經化驗后再決定是否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