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香型”通常被認為是芝麻香型白酒的代名詞,芝麻香型白酒是中國成立后兩大創新香型之一(芝麻香型白酒與兼香型)。芝麻香型白酒是以芝麻香為主體,兼有濃、清、醬三種香型之所長,故有“一品三味”之美譽。是中國“十一大香型”中最年輕的一個成員,同時也是釀造技術難度最大,釀造條件要求最高,對環境要求最嚴格的一個香型,堪稱白酒中的貴族香型!
先進性表現清蒸續米查:清蒸以去除糧食中的邪雜味,增加產品的凈爽感,突出了產品的淡雅風格。續米查以繼承傳統工藝,有利于酒醅的發酵和香味成分的積累。
高溫堆積:高溫堆積的前半部分(≤40℃)是培養耐高溫酵母的階段,后半部分(≥40℃)是培養嗜熱芽孢桿菌的階段。公司采用堆積最初溫度為25℃—30℃,最高溫度≥45℃時入窖,堆積時間為1天以上。
在堆積過程中,淀粉、蛋白質分解,糖分、總酯上升,溫度升高,使糟醅發出悅人的復合香,高級醇、乙縮醛、雙乙酰、2,3—丁二醇、酯類化合物及雜環類化合物均明顯升高。當堆積溫度達到40℃—45℃時,有利于蛋白酶及肽酶對蛋白質分解生成傅潭芝麻香型白酒的香氣成分。
傅潭芝麻香型白酒堆積溫度在45℃以上時,堆積糟表面層生出大量的白色斑點,并聞到濃郁的水果香。在高溫堆積時,氣溫低的季節應注意保溫,可覆蓋草簾,覆蓋時間24小時左右;堆料要方正平坦,堆高70cm左右。
高溫發酵:分解蛋白質的蛋白酶及肽酶的最適溫度為40℃—45℃,并且溫度每降低10℃,反應速度則會降低1/2,因此,較高的發酵溫度有利于蛋白質的發酵。芝麻香型白酒的發酵主要是依靠酵母,所以需考慮蛋白質與淀粉兩個因素發酵,一般控制入窖溫度30℃左右。窖內頂溫保持40℃左右,發酵期為40天。
傅潭芝麻香型白酒中的含氮化合物對傅潭芝麻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含氮化合物的生成與蛋白質的降解分不開。
發酵過程是蛋白質降解的系列產物,在一定條件下轉換成呈香呈味物質的重要階段。而影響微生物生長代謝及物質轉化的重要因素便是溫度,如分解蛋白質的蛋白酶及肽酶作用的最適溫度為40℃—45℃。
傅潭芝麻香型白酒的入池條件為:水分為53%—55%,溫度30℃左右,回糟35℃左右,酸度為1.5—2.0,淀粉為19%—22%。
高溫流酒:流酒溫度偏低不利于芝麻香味物質的蒸餾富集,所以流酒溫度非常關鍵,一般控制在35℃左右。由于芝麻香型白酒窖池的獨特性,所以各層發酵糟醅蒸出的酒,其質量有所差別。底層受人工窖泥的影響,己酸乙酯含量較高,酒質偏濃;中層乙酸乙酯較高,酒質偏清;上層酒焦香、醬香味略重,酒質偏醬。
貯存:貯存是芝麻香呈現的關鍵工序。優質芝麻香酒的貯存時間不能低于3年以上,貯存容器以陶壇為宜。一般2年以后就有較好的風味。
原酒貯存是形成傅潭芝麻香馥郁風格的重要環節。貯存過程中口感有下列變化(以半年時間段說明):芝麻香突出,陳香味較好,風格較典型———幽雅細膩的焙炒芝麻的復合香氣突出、陳香味明顯,風格典型。剛生產的原酒芝麻焦香味較重,但芝麻香味不典型,經過3年以上的貯存期,才能達到勾調成品酒的要求。傅潭芝麻香白酒貯存期都在3年以上,個別可達到5年。勾調:將貯存到期的基酒組合:芝麻香偏清、芝麻香偏濃、芝麻香偏醬三種類型,再調以陳酒及芝麻香突出的調味酒進行調味。先調小樣,經品嘗檢驗合格后,再放大樣,最后便可以得到芝麻香風格優美的產品。傅潭芝麻香型白酒經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多次檢測,各項指標全部達到優級標準,3—甲硫基丙醇達到1mg/L以上。綜上所述,工藝特點可歸納為清蒸續米查、泥底磚窖、大麩結合、多微共酵、四高一長、精心勾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