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晨鐘暮鼓,喜歡做功課的木魚聲,喜歡佛堂莊嚴清靜,喜歡佛堂的誦經聲,品一杯香茗于唇齒間,慢慢入心,喜歡,在一個人的世界里,與茶相伴,與文相依。一邊讀茶悟禪,一邊讀生活,在茶中參悟人生,品茗悟真理,淡名利生智慧,讓一顆心回歸于平實,無造作,無煩亂…
自是喜歡:“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么高深的文字,讓自己久久的回味其中,人在塵世,如果能在心中種植一顆菩提,常常向心內探索、自問,再去或漸悟,或頓悟,也能在一花一葉間,微笑,在朝陽暮鼓中輕輕敲擊靈魂,可做云,亦可是一縷清風,心隨境走,境隨心生。
靜心的讀一段佛學,讓塵心能明心見性,鋪平心的褶皺,修一顆般若的心,在文字里找回自己,將頓挫笑作風云,一回眸一轉身,盡是詩意。內心富足,便無懼俗世塵埃。人生不過百年,心若自在,方是晴天。
讀雪小禪的禪是一枝花,我釋然了人生;讀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釋然了愛情;讀張愛玲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讀懂了悲喜;讀林清玄的心的菩提,我半參半悟了禪的清靜淡泊。心底養一支禪,修一顆清凈心。經過修養的心靈,繼續在人世間打拼。漸漸的,多了歡喜心,有了喜悅感,無上清涼,無上慈悲。因為禪思而淡泊,因為淡泊而寧靜,因為寧靜而從容,因為從容而豁達。
達摩面壁,面對的正是寂靜和空無。在靜謐之中,自己與自己對話,于是參悟了世間的大智慧。跪拜的是佛的慈悲與莊嚴,禪修的是佛的萬物皆美,敬畏的是天地生靈。眾生喧囂,只有花開是靜的。如僧侶打坐,吐納之間盡顯天地宥寬,物我兩忘。“道本無道,要讓自己的心境像虛空一般,道也就是道了。”
一樹一菩提,一茶一禪音。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不妨為自己泡一壺茶,一杯能靜心養性的暖茶,那茶,是百轉千回后的沉淀,鉛華洗凈,剩有幽芳留人醉。那禪,是安寧清凈心,聲聞俱寂萬緣盡,滌盡塵煙味更深。讓曾經的不如意都隨風兒飄去,都遺忘在昨日往昔,留一份淡然縈于心間。
風起,音來;緣生,相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誰是誰的風景,誰又為誰停留?心,也該放下了。既知一切皆為浮塵,不如離去。閑情山水之間,看云卷云舒,風雨來回,以禪之心靜度余生。這一生,不為他念,不為執惱,有山寺,有蒲團,有念珠,亦有菩提,還有一顆向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