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話的“茶”字,發音為“dei”,是古漢語“茶”的發音。也是現在英語茶的發音“tea”的發音來源。
茶的古漢字為“荼”,后改寫為茶(唐代),荼的原意是開小白花的苦野菜,在古時候,可能是把包括茶在內的開小白花的苦味植物都叫“荼”。
荼的發音為“tu”,與現在的閩南話茶的發音很相近。不知道是閩南話發生了變化還是現代漢語發音變化了,我估計應該是現代漢語變化了,古漢語中的“荼”應該發現在閩南語中茶的發音“dei”才是。
理由是現代漢語經元蒙兩外族的統治,元蒙貴族對漢族古漢語發音不習慣或不標準,常會發音不準,由于統治者的示范作用,原本的古漢語發音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