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小編在家沖了一泡絕妙的牛欄坑肉桂,剛出了頭一道的湯,接到個電話急急忙忙出了門。再回來時已過了6個小時,看著碗里冰冷的牛肉茶底,甚是可惜。
其實很多茶友也碰到過這樣的問題,一道好茶泡到一半有事離開了,短則半小時,長則半天。
- 放了6小時,還能接著泡嗎? -
可以接著泡。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若是在涼爽的室內,控干水的葉底放置了6個小時后,因蓋碗內壁以及茶葉經過沸水沖泡,經過一次高溫滅菌,加之蓋子有效的保護了茶葉不受碗外的污染,短時間內并不會滋生出有害的細菌。
從滋味的角度來說,葉底與水分離,茶內質析出緩慢,保留了大部分的營養物質,再次沖泡時滋味依然醇厚,不會苦澀。但相較正常流程沖泡,滋味肯定會略差一些。
- 多久以后不能泡? -
能否續水泡茶還得看茶底是否變質。
若是在高溫的夏季,蓋碗內溫度過高會加快細菌的滋生,超過8個小時就盡量不要飲用了。若是天氣涼爽,12個小時內還是比較安全的。
- 續水要注意些什么? -
遇到此類情況,很多茶友的習慣是:先用沸水快速潤泡一次,和洗茶步驟類似,第二道再開始品飲。
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茶底已涼,需要熱水醒茶,其次是覺得第一道不衛生,沖一沖。
但還有一種更為嚴謹的說法認為:不需要這一次潤泡。因為茶葉經過沖泡并放置一段時間以后,葉組織已經充分浸泡打開,茶葉內營養物質很容易被再次沖泡浸出,導致后續的茶湯口感下降。
兩種說法都有其道理,最終要不要潤泡還得按茶友的習慣進行,盡管再科學,心理上接受不來也是枉然。
需要注意的是,注水出湯的動作一定要快。茶葉潤濕放置了許久,營養物質不斷地緩慢析出,縮短時間可以保證茶湯不至于過濃。若是離開前茶葉已沖泡至5—6道,茶葉內質本來就少,需要適當延長坐杯時間,茶湯才不會寡淡。
從健康及口感的角度來講,我們還是現泡現喝為好。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