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喝茶習(xí)慣
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喝茶成了我的習(xí)慣。
自從商南種植了茶葉,很多商南人都喜歡上了喝茶。生在茶葉之鄉(xiāng),品味茶葉飄香,也是商南人的驕傲。商南茶是南茶北移的奇跡,是北緯33度的界限。如今,商南已經(jīng)是“中國茶葉之鄉(xiāng)”,來商南5A景區(qū)金絲峽旅游的客人都要帶一些茶葉回去,因為,商南茶“有點甜”。
我最愛喝的還是商南茶,沒有做作的故意,沒有情感的依賴,
沒有詩意的浪漫。就因為,我生長在這片土地,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我曾試圖改變過,普洱茶、鐵觀音、龍井茶,碧螺春……。還是家鄉(xiāng)產(chǎn)的青茶陪伴了我大半生。
有段時間,我喜歡上了“鐵觀音”,置辦了一套功夫茶具,閑暇之余泡上一壺,用拳頭大小的紫砂壺,沖、洗、泡、聞、品、飲。鐵觀音茶喝起來講究,要尖開水即沖即喝,通過過濾網(wǎng)倒進公道杯,再倒進酒盅大小的茶杯,端起茶杯一聞二品三飲,茶香四溢,滿屋飄香。這般費功夫的沖泡飲茶方法,對于我等沒有耐心的人來說,是一種煎熬,喝的也不過癮。
喝功夫茶需要功夫,還需要三兩個朋友,擺個龍門陣,談個天說個地,品味茶香,感悟人生,才能喝出茶的文化,茶的意境。現(xiàn)在人都很忙,沒有功夫坐在一起品味功夫茶,我的功夫茶具便束之高閣了。
一次,朋友給了我一塊“茯磚”,也就是“黑茶”,用手掰了一塊放進玻璃杯沖泡,深黃色的茶湯,很淡的味道,喝起來既不甜也不香,沒什么感覺。后來聽一個賣茶葉的朋友說,黑茶需要蒸煮,才能喝出味道。我又去買了套煮黑茶的工具,經(jīng)過蒸煮的黑茶味道有所變化,有濃濃的后勁。賣黑茶的人說黑茶營養(yǎng)價值高,對身體有很多好處,我就堅持喝了一個月。可我的腸胃接受不了黑茶,噯氣,腹脹讓我感覺很難受,于是,放棄品味黑茶,繼續(xù)喝商南產(chǎn)的青茶,噯氣,腹脹的癥狀慢慢消失。看來,“黑茶”還是不和我胃,煮黑茶的工具也被束之高閣了。
還是家鄉(xiāng)的茶最懂我的心,最了解我的胃,最合我的口。喝家鄉(xiāng)的茶,感覺舒服,神清氣爽,暢快淋漓。抓一撮放進玻璃杯,沖一壺山泉水。茶葉在杯中旋轉(zhuǎn)、漂浮、舒展。看一看,水中芭蕾;聞一聞,清香撲鼻;品一品,甘甜回味。賞心悅目,甘潤心脾,心曠神怡,快樂無比。
每年新茶上市的時候,我都要在谷雨之前去買幾斤手工毛尖,再買幾斤機制炒青,準(zhǔn)備好一年的茶葉。商南茶最好的葉子便是在清明前后十天左右,買回來的新茶自然放置半個月再品嘗,讓其氧化掉一些有害物質(zhì),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說實話,我對茶文化知之甚少。有人說,喝茶有三種境界:喝茶、飲茶和品茶,我基本停留在喝茶階段,這個階段的喝茶方式也叫作“牛飲”,就是大口大口的喝,特別過癮,特別解渴,登不了大雅之堂。
古往今來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說明茶是我國人民物質(zhì)生活的必需品。“琴棋書畫詩酒茶”,表明茶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林語堂說:“人們或在家里飲茶,或去茶館飲茶;有自斟自飲的,也有與人共飲的;開會的時候喝茶,解決糾紛的時候喝茶,早餐之前喝,午夜也喝,只要有一只茶壺在手,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茶,喝出心情,喝出快樂就好!
作者簡介:姜世福,商南縣初級中學(xué)教師,愛好攝影、奇石、旅游、爬山、寫游記。
(責(zé)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