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王章”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1.8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瓦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南康王章”四字。印鈕為弧拱形覆瓦狀,寬與印臺等齊,瓦面滿琢精美的勾蓮紋。
此印為明代托名南朝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南康王”在南朝時有數人。一是齊武帝蕭賾的第十九子,名蕭子琳,字云璋,永明八年(490年)由宣城王改封為南康王,永泰元年(498年)被殺,年僅14歲,成為皇室斗爭的犧牲品。二是齊明帝蕭鸞第八子,名蕭寶融,字智昭,永元元年(499年)由隨郡王改封為南康王,東昏侯永元三年(501年)三月,南康王寶融在江陵即帝位,成為齊和帝,也即南朝齊政權的最后一個皇帝。三是南朝梁政權第一個皇帝梁武帝蕭衍的第四子,名蕭績,字世謹,天監八年(509年)封南康郡王,大通三年(529年)病故,時年25歲,其子蕭會理嗣,遇害于侯景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