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拍賣領域潘天壽作品頻繁出現,拍得天價,杭州潘天壽紀念館館長高天民告訴早報記者,其實潘天壽存世作品尚不足千件,現在國內拍賣行進行公開拍賣的不少是贗品。
“潘老作畫的習慣是不滿意就直接撕掉,滿意的才會落款,因此畫作原本就不多。
再加之經歷了多次戰亂和政治運動,據我們統計,其存世作品尚不足千件。”高天民介紹,潘老留存的真跡又以浙江數量最多,共200多幅,包括杭州潘天壽紀念館120多幅真跡和寧海館藏32幅,民間還有未露面的潘老真跡。
高天民透露,近年來,潘老書畫作品的市場價格直線飆升,2002年在浙商拍賣行以20萬元落槌的《紅菊熏風圖》,2004年再現于浙江一通秋拍,估價200萬元,卻拍出230萬元,兩年之內整整漲價11倍。而《雁蕩山花圖》、《耕罷圖卷》和《小龍湫一角》等各館珍藏的潘老巨幅佳作,現在的市場價值都應該在千萬以上。“為此,不少收藏家四處尋覓潘天壽作品,但真正肯出手轉讓的潘天壽真跡少之又少。隨著書畫市場的火爆導致潘老的贗品也頻繁出現,現在國內拍賣行為數不少是偽作。”
“潘老以‘不雕’為座右銘,觀其畫,畫面清清爽爽,一筆是一筆,一點是一點,不拖沓,不啰唆,明豁有力。”高天民表示,許多偽作,正是在這些方面不及而被識破。偽作畫面上常常出現不該有的點和線條,顯得瑣碎繁雜。要知道潘先生不但功力深厚,而且每一筆都經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