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文物總店拓展部經理黃燕紅
此副字是一副一般的仿制作品。所書內容為《洪范》,后附有北宋著名宰相文彥博和清道光年進士黃樂之的題跋。其末句“貞觀三年春二月朔日魏征”,“貞觀三年”,即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當政,距今1300多年。須知我國的書畫作品,大多以絹和紙張為載體創(chuàng)作,很難保存。在類似于故宮的保存環(huán)境下,紙的壽命也只有一千年左右,而絹的壽命比紙更短,宋以前多以絹作畫。百年以上的絹會完全失掉其柔韌性,時間若更長些,容易斷爛。只有經過托裱的絹,因為粘在紙上,才有可能保留久一點。宋代以前中國傳世的書畫藝術品已十分稀少,即使兩宋時期的書畫作品,已被視為“國寶”級。
收藏小常識:中國書畫真?zhèn)蔚蔫b定,一直是困繞世界的難題。針對中國書畫空前的作假行為,幾年前紐約蘇富比拍賣公司就宣布停拍中國書畫。雖然歷朝歷代有一些書畫著錄和文獻記載,但畢竟元代以前書畫真跡、實物遺存相當少,難以回復當時的狀態(tài)。書畫的鑒定,當以書畫本身為主體,從認識書畫本身的內部規(guī)律入手,再從書畫所講求的風骨、氣韻、神采、格調以及具體的用筆、用墨、施色、落款等等方面去把握作家的獨特個性,才是抓住了最本質的東西,才能獲得決定性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