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清湘書畫稿》圖卷(圖1,局部),紙本,設色,25.7×421.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此圖已收入《中國古代書畫目錄》第二冊、《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二十二冊,以及《四僧繪畫·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版,2000年8月)等書。 作為一件4米多長的石濤書畫巨制,通過了諸多國家級專家的鑒定,置身珍品之列,并于多種書刊向世人介紹,理應是沒有問題的了。但是,不該出現的問題卻冒了出來。 石濤《清湘書畫稿》的“雙胞胎”問題 在閱書的過程中筆者偶然發現,解放以前日本興文社出版的《支那南畫大成》一書中,也收有石濤《清湘書畫稿》一件(圖2,局部)。這件石濤《清湘書畫稿》卷,又有部分收入《歷代名畫大觀·題跋書法》(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5月據《支那南畫大成》重印)。曾被目之為石濤真跡的故宮藏《清湘書畫稿》,原來也是“雙胞胎”之一,不過此前未見有關文章披露。 現在的問題是《清湘書畫稿》雙胞胎中是否可能存在石濤真跡?這個問題恐怕是神仙也難以解決。退而求其次,在兩者之間區分書畫藝術的優劣,以定兩件之中哪一件是后仿的,當是有可能的。為了保證發表時圖文的清晰程度,我們各選兩段《清湘書畫稿》中的題字書法,來進行比較。這也符合“看畫先看款”的鑒定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