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是上帝,當前這市場環境若不能使消費者滿意,茶企離關門歇業就不遠了。以前的市場是茶企做什么茶,市場就會接受什么茶。當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后,供大于求將會是市場常態,所以做產品必須要滿足茶客的消費心理。
低價茶無法談品質,高端茶無法談價格。這句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就如同“9.9包郵”的老班章除了綿紙上印的“老班章”三個字是真的外,其余的全都是假的。當有茶客一廂情愿的相信這類茶是真品的時候,實際上商機也就在這里。
茶客有三種消費心理:“面子、里子、實際需求。”面子是指茶葉一定要高大上,里子是花錢要少,實際需求茶是否值得品飲。作為一名茶商,只要產品能同時滿足三種需求中的兩條,產品就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如果同時能滿足三條,那產品也一定是暢銷的。
老班章很貴,但是拓展到大班章茶區就不那么貴了,甚至還很便宜。這里一定有茶商會問:“若消費者只認老班章,不認可大班章茶區怎么辦?”這的確是個大問題。但如果加以變通,那就不是問題。
當前的普洱茶市場有幾人不認“大白菜班章”系列?大白菜班章系列只有極個別是老班章純料,大部分的原料來自整個大班章茶區。茶商只需略加變通,用大班章茶區的料來打造“大白菜班章”的同款商品,從工藝、傳承、選料三個方面入手,整個過程均可查詢。剩下的就是宣傳工作,倘若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這樣的茶只要價格在千元以內,產品賣到脫銷也是沒什么難度的。
現在茶商要么抱著山頭不撒手,要么在低價低品質的方向上越走越遠,離了名山古寨就做不出好茶似乎成了一種業內共識。反而忽略了消費者最基本的消費心理,市場的潛力很大,就看茶商會不會挖掘了。
得消費者心者,得市場!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