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喝茶,有些問題我們總是一知半解,人云亦云,比如現今喝茶還安全嗎?新茶就比陳茶好嗎?如何保存好茶葉?沏茶用什么樣的水好?針對大家都不是很了解的情況,重慶市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處的有關專家就這些話題逐個進行了回答。
喝茶是安全的
據了解,茶葉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三類物質:農藥殘留、重金屬和有害微生物。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在茶園病蟲害防治中以使用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為主,這些農藥難溶于水,通過沏茶而溶入茶湯中的農藥很少,不到干茶檢出量的10%。
其次重金屬在茶湯中的浸出率也很低,比如鉛在連續沖泡3次的情況下,其浸出率只有18%。而茶葉在加工過程中,都進行了高溫炒制或烘焙,基本上不存在有害微生物。
再者我國很多茶區尤其是名優綠茶區,春茶期間采摘的茶葉因氣溫較低,基本沒有病蟲害發生,因此,不需要使用農藥。
因此,我國人均飲茶量每天還不足10克,攝入量很低,加之茶湯中農藥和重金屬的浸出率又低,通過飲茶攝入的農藥和重金屬都不到人體每天允攝入量的5%,因此,喝茶是安全的。
新茶好還是陳茶好?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說,“飲茶要新,喝酒要陳”,所以歷來有“茶貴新”之說。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專家說,像綠茶一般都是飲用新茶,口味最佳,因為綠茶氣味清香,倘若時間放久了,會容易受到“污染”,即使保存得當,也會有一定的陳味,影響飲用。但是還有一些茶,存放一段時間比新茶還要好。
如新炒制的龍井茶在石灰缸中收藏一兩個月,香味更佳。又如多數烏龍茶,只要保管得當,隔年陳茶同樣香氣馥郁,滋味醇厚。
而云南的普洱茶、安徽的祁門紅茶等,能久貯不變,還能提高品質。一般來說這類發酵茶和酒一樣,只要保存得當,時間久了會有一股時間沉淀的香味。
茶葉存放在冰箱
茶葉貯藏保鮮很重要,如果保存不當,會使茶葉失去新鮮感,使茶葉色、香、味、形具變,降低茶葉的飲用價值。而保管好的茶葉,即使存放一兩年以上,沖泡后,香氣依存,滋味不變,如新茶一般。
專家介紹,茶葉貯藏保鮮的四大影響因素是溫度、濕度、氧氣和光線,因此,理想的茶葉貯藏保鮮條件是低溫、低濕、絕氧和避光。
一般茶葉商品均有包裝,茶葉購買回來后不要拆封,直接放到冰箱內冷藏,往往效果較理想,如果冷凍,則效果更好。冰箱貯藏保鮮茶葉時,一要防止冰箱中異味污染茶葉;二是茶葉含水量要低,必須是干燥的。
泉水泡茶最好
專家說,沏茶用水應清潔無味,PH以5.5-7為宜,硬度應小于10度。
水的種類多,以泉水沏茶最好,其次為純凈水等;水的硬度以軟水為好,硬水中礦物質較多,如水中含鐵較多,茶湯變暗或變褐,水中含鈣過多,不僅使茶湯變暗,而且滋味苦澀。水的硬度影響水的PH,茶湯對PH很敏感,特別是堿性的水,兒茶素會自動氧化,使茶湯色澤變深、變暗,甚至變成紅褐色。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