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核心價值是越陳越濃越香。很多存世百年的老茶價值不菲,宋聘號、同慶號,印級茶、號級茶,價格一片比一片高,追捧的人潮一波比一波洶涌。究其原因,普洱茶的核心價值——越陳越濃越香,使得它在經受了歲月的洗禮后,品飲價值得到了質的提升。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普洱老茶都比新茶貴?都有價值呢?
按照制成茶品后存儲的時間年限不同,普洱茶可大致分為新茶、中期茶、老茶,如果按照越陳越濃越香的邏輯,順著時間線來推理,老茶的價值>中期茶>新茶,看起來合情合理。但是細細分析之下,有價值的茶必定品質要足夠好,而品質好,就會限定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
優質的老茶,應是從新茶時期就具備足夠優秀的品質的,而普洱茶的品質要從原料、工藝兩方面來探討。優質的原料,簡單來概括則是“特定地域+優良品種”。地理環境的優越性,是客觀的外在條件,俗話說“淮生橘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充分體現了地理環境對于生物物種的重要性,而品種,也就是其中的“橘”“枳”。萬事萬物講究“適配”,一個好的環境也不是什么品種都適合生長,茶樹亦然。因為,每座山頭有其代表性品種,地域和品種,是原料是否優質的條件之一。
工藝是我們通常用來區分六大茶類的品質特征的依據,普洱茶之所以成為普洱茶,而不是紅茶綠茶或其他,是因為其有自己特定的工藝,如今普洱茶市場魚龍混雜,在制茶時加入其他工藝的茶不在少數,新茶時適口性提升,香氣高揚,但卻會導致普洱茶內含物質提前釋放或轉化,這種現象稱為前發酵。做過前發酵的茶,是無法越陳越濃越香的。
保證了原料和工藝,茶的品質確實有所保障了,但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呢?倉儲依舊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好茶存壞的大有人在。如此看來,除了要付出時間,對各個細節都需要小心翼翼的這種心血,也讓老茶貴得有道理。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