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坐到一起喝茶的,越來越多人喝普洱新茶了。普洱茶的喝舊存新,現在還適用嗎?
普洱茶為何要“喝舊”?
2000年以前,是很少人喝普洱新茶的。
原因不復雜,因為普洱新茶既苦且澀。
喝新茶的人為何增加了?
為什么同樣是普洱新茶,現在卻能被人接受,喝起來了呢?
原因同樣不復雜:普洱新茶沒有以前那么苦澀了。
工藝的改變
現在的普洱新茶,不論生熟,工藝上更偏向現飲,頗有點綠茶化的傾向。
例如有些茶廠將揉捻后的攤晾和曬干改成萎凋,這樣的茶葉當年好喝,香香甜甜,卻失去了越陳越香的特點。類似的還有曬青改為烘青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原料的改變
原料上的改變主要有兩類,一是采用偏嫩茶菁,二是大樹茶興起。都使苦澀有了明顯降低。
觀念的改變
無苦無澀不是茶。普洱茶不同于綠茶、紅茶,適量的苦澀化甘甜,被茶友接受。
有過傷疤別忘了痛
老茶風韻,新茶鮮爽。尤其大樹茶苦澀協調度高,喝普洱新茶也是正常,迎合現飲需求。
但是,純粹為了眼前利益,盲目求快改變傳統工藝,會不會讓普洱茶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提醒大家不要忘記,曾經風靡全國的鐵觀音之快速衰落。
老茶客們應該記得,早年傳統工藝的鐵觀音,還有烏龍茶,都是不需要放冰箱的!是可以常溫存放,老茶的茶韻要勝于新茶的!
而現飲的需求產生了大量形形式式的“新工藝”,最終斷送了鐵觀音在茶葉市場的大好河山。
喝舊存新仍是正道
并不反對新工藝,也不唯古是道。
可讓人細思極恐的,是這些追求現飲效果的普洱茶,一旦成為大量存茶,十多二十年后,還會不會有“越陳越香”的效果?
這需要時間去見證?,F飲市場和收藏市場不應混為一體,這個風險實在太大了。
PS.
傳統工藝的鐵觀音和烏龍茶現已少之又少,在小編看來,“劣茶”成功的驅逐了“良茶”。希望歷史會不會重演。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