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茶,誰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一百塊的與一萬塊錢的,或許更多人喜歡一百塊錢的,但兩種一起喝,時間久了,100塊的就莫名其妙?u>巖韻卵柿恕?/div>
生活豈不是一樣,越是大學問的人,越是淡淡的難以理解,可接觸多了,自然就感受到了偉大。好茶喝不懂,多喝、對比著喝,時間一長自然就懂了。人看不懂,多多接觸,日子久了也能了解。很多人茶圈混了好多年,還是原地踏步沒啥長進,主要原因還是沒有認識到好茶是教材,時間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二、如何成為一個“有品味老茶藏家”?
老茶圈混,人家先是認同你的茶,再認同你說的話,最后才認同你這個人。一個所謂“老茶收藏家”,自己喝的、藏的都不靠譜,那就沒有任何話語權了。
所以,要多買好茶、多喝好茶、多學好茶、多向老前輩們學習求教,時間久了自然就成大家了。
三、老茶市場上還能撿到漏嗎?
收藏老茶的越來越多,很多人買回的茶,自己也不喜歡喝,請別人喝又拿不出手,一年下來也不少錢,主要是撿漏心理太重。
經??吹綆装賶K的老班章古樹茶,牛欄坑肉桂等極品??赡軉??喝新茶錢到位了,茶或許能到位,錢不到位,茶是一定不對的。前些年的可能低來低走,老茶賣的比新茶便宜,再老就不可能撿到漏了。
四、老茶收藏有哪些忌諱?
學習老茶切勿好高騖遠,沉迷于百年,真真正正八九十年代的喝明白了,就可以說是半個專家了,若是再探究探究人性,可稱老茶圈大師。老茶就那點事兒,沒有懂與不懂,最終玩的是人性,此乃老茶方便法門。
五、老茶界從業者整體素質如何?
老茶界從業者普遍素質不高,與其他行業相比差距蠻大的,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隨著新一代茶商的加入,相信未來市場會好很多。
六、初入門的老茶愛好者在購買時應注意什么?
古人云:“醫不叩門,道不走空,道若走空一場空”,很多學茶的朋友,學了好多年,拜了很多老師,去了很多茶山,喝了很多茶,可還是個三流茶客,除了低端大路貨,啥也喝不懂,為啥?主要原因是沒有認識到:學茶要舍得花錢買好茶喝,大師那一樣,去茶山一樣,去市場更是一樣,錢不到位是不可能喝到的,茶不入口,都是虛的,學再多年也是枉然。
所以,喝好茶要請舍得花錢買好茶的喝,只有自己掏過真金白銀,才懂茶之真味,更懂得珍惜,否則喝了也就喝了,甚至還會惹出是非。那些整天喊分享感恩的,多是扯蛋,非親非故,蹭杯一百塊一斤的就知足吧!
七、茶商為何要避免做“人情買賣”?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女性不會重金買老茶喝,但賣茶卻非常厲害。市場上很多茶商喜歡做人情生意,茶客去店里喝茶,喝到不好意思買點的也不少。可惜沒見過幾個做人情生意發大財的,更沒多少買人情茶撿到便宜的,兩敗俱傷!
八、老茶會不會賣完?
會的,好的老茶非常稀缺,沒有持續性。從古至今好茶是不愁賣的,以前的好茶留到現在變為老茶就更珍貴了,老茶賣一斤少一斤,喝一泡少一泡。但有些年份較短或者品質不佳的老茶,還是有非常大的存量,價格也是極其便宜,但這些并不是老茶的代表。
九、年輕人應該不應該癡迷于茶道?
八十年代中期,幾千年的中國茶史出現了“茶文化”三個字,一群說不清楚的人,去說了一件說不清楚的事,說了三十年,也沒說清楚是個啥玩意兒。
現在很多年輕人穿著麻衣漢服,熱衷于茶藝,沉迷于佛、道,奔波于各大茶會、茶修,忙于山水間泡茶、在廟宇里喝茶,整日念念有詞于放下、看透...,年紀輕輕就陰陽怪氣,你要青春做什么?
人呀,不怕雅也不怕俗,就怕裝,都不自在!
十、何為“飲茶十德”?
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毒”之說。“荼”又稱“芳荼”,為茶的古字,到中唐時期,才以“茶”代替“荼”字。根據史料記載,神農是中國使用茶葉的鼻祖,中國人使用茶葉的歷史已有5000多年。經過后人長期實踐,發現茶葉不僅能解毒,而且配合其它中草藥,可醫治多種疾病。
古人云: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志可謂飲茶十德。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