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學費?什么叫做彎路?就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或者途徑,或者說在尋找正確方法以及途徑過程中的支出,或者開銷!具體來說,可能就是錢花了,買到的東西不怎么樣!或者是價格遠遠高于價值!玩兒紫砂壺、喝普洱茶的過程中,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對于一個北方人而言,最開始的時候,接觸的茶葉種類極少。貌似接觸的第一種茶葉是茉莉花茶,北方的夏天比較炎熱,農村收割麥子的時候,會用一個鋁壺盛滿開水,然后將茉莉花茶放入其中泡著,冷卻的時候,喝上一碗,覺得香氣撲鼻,解渴、舒服!如果說再接觸其他的茶葉,也就是信陽毛尖了!
到廣東工作之后,周圍有不少潮汕人,喝功夫茶,接觸到了福建的大紅袍、鐵觀音、正山小種……安徽的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杭州的西湖龍井……當然,還有云南的普洱茶!被很多飲茶的童鞋成為——飲茶人的終極目標!
最初接觸普洱茶,感覺好像很神秘,但是印象并不這么好!感覺一股霉味,茶湯渾濁!而且從周圍人的談話中捕捉到的信息讓我感覺這是一種價格挺高的茶!所以一直避而遠之!真正開始深入了解普洱茶是在喜歡上了紫砂壺之后!
玩兒紫砂壺走了不少彎路,喝普洱茶同樣走了不少彎路,在一個唯利是圖、誠信缺失的茶葉市場里面買茶,對于一個普洱茶剛剛入坑的小白而言,那就是給商家送上門的肥肉,故事聽了很多,學費茶買了一大堆……被灌輸的理念就是——古樹茶很貴很貴,要幾千元一公斤,那時候覺得,幾百元一公斤的茶葉就沒法喝……
看到這里,也許你會覺得很荒唐,自己回頭看時,也覺得很荒唐,很可笑!但是,那個時候卻認為就是這樣!而且認為普洱茶中的古樹、單株什么的,不可能有幾百元一公斤的,肯定都要上千元才是真的……錢,就這樣如流水一般的出去了!買回來的茶葉呢,一天比一天多……
精彩的故事、精美的包裝、昂貴的價格,里面卻是普普通通的普洱茶,回頭看看當初買的茶,質量都挺一般,如果自己現在再用那樣的價格,可以買到的茶葉,不知道質量好好多少倍!因為當初不知道如何去判斷一個普洱茶的好壞,不知道按照什么樣的標準來選擇普洱茶!
所有這些既有觀念的破除,是從遇到“一手茶農”開始的,云南普洱江城大山里面的一位茶農,人很樸實,對茶葉好壞的判斷,給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標準——干凈!好喝!自己買得起的茶葉就是好茶!對于一個普洱茶的新手來說,這個標準挺實用!而且價格也低到讓我不敢相信!
對于最求物美價廉的茶友來說,這位茶農的普洱茶也是實實在在!包裝很簡單,很多茶餅都是簡單的白棉紙加竹殼包裝,還有許多散茶,就是簡單的密實袋進行包裝!用這位茶農自己的話而言——就是要省去精美的包裝,省去中間環節,讓普洱茶從茶農手中直接到茶友的杯中!
在“互聯網+”時代,這位“一手茶農”也嘗試著在微信朋友圈、貼吧、在淘寶上去賣自己的茶葉,對于一個大山里的茶農而言,實屬不易!對于一個不懂得包裝和推銷自己的人來說,如何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上生存下來,還充滿了許多未知的變數,只能祝愿他越做越好吧!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