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杯濃茶,細細品味,確乎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當(dāng)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了挫折、失望、悲觀,油然而對不可知的遠方升起一股美好的向往。東方式的“桃花源”,西方式的“烏托邦”,都是這種想象下的產(chǎn)物。如果現(xiàn)實生活中的苦悶和悲悵更深沉、更廣闊、更無所逃離于人世間人們的愿望,便會伸向西方的天堂或是東方的蓮華凈土,寄托他們的希望,并滋生在苦海里活下去的勇氣。
人生猶如一幅展開的畫,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感受,正如品茶要品出個滋味一樣。
天堂或來生,都是死后之事,遙遠而難以確定,所謂難以確定,是我不能也不忍心說沒有。有沒有近一點的是現(xiàn)在的,也是今生的天堂?有沒有在紅塵滾滾里現(xiàn)實的蓮華凈土?
如果有,那只能在每一個人的自心,也就是禪者所言:自心就有,何必外求。
一杯濃茶,品味人生,在這里,就成為一種安心的家。以自心為圓心,以慈悲、般若為半徑,在人間畫成的大圓,就是這紅塵世界里的天堂。那才是心靈的皈依之處,是一個令人安心的“家”。
我們茶人常掛嘴邊的一句“吃茶去”,那時趙州禪師德夙愿,就是幫助眾生早一點回到這個“家”。這個家沒有地址、沒有鑰匙,而是一顆安詳?shù)男摹?/P>
當(dāng)一個人離開而去,走到生命的終點站,是不是有一個更美好的來生,或者說是更清凈的西方極樂世界在等著?——恕我不能如實地說“有”或“無”。其實,道理誰都懂,“有”與“無”對我們而言沒有直接的幫助,有沒有天堂地獄,對現(xiàn)實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還是禪宗說得極是:活在當(dāng)下!我們何不更實際點,把握好可以如實知道的今生?我們何不把握從來生、從天堂討回來,建設(shè)塵世生活里的蓮華凈土,一寸一寸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從“心”開始,把塑造人生大廈的地基安在“自心”上,一磚一瓦地筑起人生之“家”,在當(dāng)下享受快樂,不是比向往遙遠的西方更有意義嗎?
“此心安處是我鄉(xiāng)”,蘇東坡居士說得妙。只要心安氣自順,走向何處都可以修心養(yǎng)性,隨緣安在,到處都是福澤妙喜。
安心登高,嫣然一笑!
(責(zé)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