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五子”之一的屠隆在《娑羅館清言》中如是說到:道上紅塵,江中白浪,饒他南面百城;花間明月,松下涼風,輸吾北窗一枕。
習茶之前只是欽佩屠隆的豪放與才情,卻不能領悟其中真意,如今再看卻別有一番感觸。
無心睡眠的夜晚,起身沏一壺無礙睡眠的熟茶,握著手中的茶杯,聞著杯中飄逸而出的熟茶香,走到窗口想看一看天上的星與月。
卻不由驚覺,窗外城市的霓虹燈太亮,星與月已然難見,唯見疾馳而去的車輛,帶去陣陣轟鳴,帶來陣陣煙塵。
恍惚間似是聽到,屠隆說:“道路上的滾滾紅塵,江水中的滔滔白浪,比那南方富饒的城市都要好看;坐在花間欣賞晃晃明月,佇立松下享受習習涼風,都不如我在北窗下睡那么一覺。”
緩緩飲下一口溫潤的茶湯,倚窗沉吟道:“花間明月,松下涼風,輸我北窗一茶。”
屠隆的豪放是讓人敬佩的,他也是幸運的,縱然仕途不順,至少還能縱情山水天地。
而今人的悲哀之處在于,路上車輛轟鳴、江中白浪渾濁,花間難見明月,縱有涼風亦無青松,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至少我們還有一杯溫潤暖心的普洱茶。
縱明月難見、涼風不至、青松枯萎,至少還有能夠與我們一同見證歲月流逝的普洱茶,到那時她不再是茶,而是一名知交多年的老友,獨自飲茶之時總覺自己不是孤單的,而是在與一名老友寒暄敘舊;到那時她不再是茶,而一卷記載了人生百態的書卷,醇厚的茶湯便是記載過往的墨,暈染開來的茶香一如墨香,遂覺茶墨俱香。
茶湯中似是倒映出那時的夏天,那時的夏天很炎熱,教室外叫不上名字的大樹上,知了沒完沒了的鳴叫著,講臺上老師粉筆灰不停飄飛著,講臺下有同學睡的正香,有同學很認真地在聽講,突然涼風從窗外吹入,課本被風吹的“嘩嘩嘩”作響,悶熱的教室中頓時一涼,講臺上老師停下了那么一瞬間,將手中的粉筆頭扔向睡覺的同學。
驚醒的我摸了摸額頭,悵然若失道:“原來……是夢啊!”
此時杯中的茶,已然冷去,而窗外旭日初升,由窗灑落,暈染滿室茶香。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