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大家總會對各類盤點、總結心懷期待,而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年度漢字”。由于中國漢字言簡意賅的特點,“年度漢字”雖然僅是一個字,卻可以從中窺見年度社會的潮流時事以及公眾媒體的關注焦點。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等單位主辦的“漢語盤點2017”在聯網掀起年度國內字詞熱議的小高峰。
官媒2017年度漢字選了“享”,有人解釋為2017年共享單車的普及,各種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這些能夠帶給人看得見的實惠,闡釋著共同富裕的含義。
我們就用“享”,來解讀本期獨家關注主題《普洱茶——云茶之魂》。發源于青藏高原的瀾滄江,無私地滋養著沿岸山川,孕育出北回歸線沿線廣闊而富饒的生態綠洲,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為云南豐富的茶樹資源提供了最適宜的生長環境,為優質普洱茶的生產提供了優越而完整的生態系統。如今,普洱茶行業的興旺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享受到了來自云南大山,生態、健康的普洱茶。然而,這分享背后,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
舊時,世代以茶為生的云南原住民將大自然饋贈的茶葉緊壓,用馬背馱到世界各地,踏出一條舉世聞名的茶馬古道。清代,普洱茶名重京師,繁榮百年之久,隨著朝代更迭,“民國”時期各種茶莊商號和茶廠紛紛歇業,榮極一時的普洱茶就此走向衰落。沒有了普洱茶的云茶就此陷入六神無主的混沌時期,開始試制各種茶類,卻沒有讓人記得住的品牌。期間,雖有滇紅茶在特殊時期擔負特殊使命,卻難以帶領云茶走出困頓。
群龍無首的云茶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歲月,終于迎來曙光——普洱茶復興。復興之初,普洱茶以特立獨行的“越陳越香”“收藏投資”等準金融屬性,不斷顛覆著人們對茶葉的固有思維,隨后,大量民營資本強勢注入,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茶產業發展與科學研究并行。
云南茶山完整的生態系統讓普洱茶以綠色安全的原生態身姿,以及可以入藥的健康價值迅速打開消費市場。幾年后,大益、下關沱茶、瀾滄古茶、帝泊洱、雨林古茶坊等億元級優秀普洱茶企業代表云茶產業亮相海內外。2016年全云南省茶葉綜合產值670余億元,涉茶人口達到1100多萬人,在普洱茶的引領下云茶產業帶動了茶店、茶包裝、物流、茶具、茶館、倉儲及茶旅等全產業鏈的發展,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40多萬個。在“2017中國茶葉區域品牌價值評估”中普洱茶以60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榜首。
從百年斷代到強勢回歸,普洱茶以“共享”種質資源、茶品牌、茶樹資源、茶經濟、茶科研、茶健康、茶教育等帶領云茶產業一路披荊斬棘,直奔千億云茶發展目標。從過去看現在和未來,我們自信地說:“普洱興,云茶興。”
最后,借用北京師范大學于丹老師對年度“享”的評價總結,“今年的國內字‘享’,它來自我們身邊的共享產品。‘享’是個好字,大家喜歡享受、喜歡享用,喜歡享有很多盛譽。”嗯,這不就是在說普洱茶嘛。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