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節要來了,情人節送玫瑰已成慣例,除了習俗的力量,背后還有不能忽略的營銷力量。
若是我們深入了解情人節的來歷,我們更容易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其實,相對于帶刺的玫瑰來說,茶葉更適合送給情人。
先看看搜狐、蘭州網等媒體報道的情人節來歷,為了充分感受故事的魅力,我將原文引用如下:
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被視為非法,常常遭到羅馬政府的鎮壓。公元三世紀的二七○年,一名叫瓦倫丁的基督徒因公開譴責并號召信徒反抗羅馬皇帝對基督教的壓制,他到處演講煽動人們起來反抗,最后被羅馬政府關進了一個郊區監獄。
在獄中,他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但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監獄長的女兒16歲,是一個美麗的盲女,平時在監獄里到處走動,喜歡跟新來的犯人說話交流,在跟瓦倫丁的交流中,女孩感受到了這個青年男人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遂深深地喜歡上了他那磁性的聲音,瓦倫丁非常博學,給她講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并且成為這個女孩的啟蒙老師。
瓦倫丁詢問她眼睛的失明問題,得知她是因為3歲時一次偶然的事故造成,就告訴她,在一個叫布拉丁的村莊,生長著一種奇異草,它的葉汁可以治療人的眼睛,他反復告訴她,如果用這種草汁涂抹眼睛,一定能使她重見光明!
女子本來習慣于黑暗,但為了見到這個叫瓦倫丁的男人,她第一次說服父親,托人去采摘那種草藥,然后去找醫生敷療。女孩要去看病治療了,臨走前告訴他,這輩子我最想見的人就是你,我相信我一定會見到你的——你是我心中的英雄!瓦倫丁也鼓勵她,給她信心,雙方心照不宣,互相有了愛的感覺。
可惜,一周后教會來了指令,瓦倫丁必須處決,監獄長也無法救他,這個時候女孩的眼睛已經治好了,她終于能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了,可當他興奮地走進監獄的時候,父親告訴她,今天下午2點30分,瓦倫丁已經在城外被處決了……女孩子見到光明的信心來源于瓦倫丁,她的治療也是為了能見到他,可現在她看好了眼睛卻依然看不到他,而且永遠也無法見到他了,她內心只有瓦倫丁雄厚的聲音……
當天晚上,這個內心充滿了愛情與絕望的女子,在瓦倫丁的墳墓前,喝下了早已預備好的毒藥,自盡在墳墓前……那一天正好是2月14日,后人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和她的情人,也為了讓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眷屬,就把這一天定為情人節,也稱瓦倫丁節。
看到這里,我們似乎對當前流行的情人節感到羞愧,原來,情人并非是第三者,而是一種敢于為了對付而舍棄生命的偉大愛情。把情人曲解為第三者,不僅是對瓦倫丁的侮辱,也是對愛情和信仰的侮辱。
回到我們的主題,先看看百度百科關于玫瑰的表述,“直立灌木,高可達2米;莖粗壯,叢生;小枝密被絨毛,并有針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彎曲、淡黃色的皮刺,皮刺外被絨毛。”“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紅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外表的“針刺”和“香艷”,顯然與瓦倫丁凄美純粹而忠貞的愛情有不大匹配。
再看看茶葉的特征,借用品牌實戰權威導師謝付亮先生的分析:“愛情就像茶葉,源于自然,崇尚自然;愛情像茶葉,再好的茶葉也要在冰箱里保鮮,否則就很容易變質;愛情像茶葉,需要靜下心來,用心靈去慢慢品嘗,越品越有味、越品越真實、越品越綿長……”
我們立即明白了,茶葉才是更適合作為情人節禮物的產品,看起來沒有玫瑰的“針刺”和“香艷”,尤其是盲女在得知瓦倫丁被處死之后,“在瓦倫丁的墳墓前,喝下了早已預備好的毒藥,自盡在墳墓前”,迅速以“肉體死亡的方式”把兩個人的愛情放進了“精神永存的冰箱”里面,讓兩個人的愛情永遠保鮮,永遠保持最初的品質,恰似“人生若只如初見”,需要像品茶一樣,“用心靈去慢慢品嘗,越品越有味、越品越真實、越品越綿長……”。
反觀現在的情人節,是什么樣子呢?表明的“針刺”沒了,茶葉的自然“心靈”也沒了,看得見的多是“香艷”了。看看一個網絡流傳的經典段子,“趙本山問,沈陽啊,你是怎么看待情人節的呢?小沈陽回答,這個情人節吧,和清明節都是一樣一樣的,都是送花,送吃的,然后說一堆哄鬼的話,最后放一炮走人 。”
透過這個段子,我們或許能馬上明白,現在流行的情人節已經脫離了最初的內涵,變為“鬼話加肉欲”的“擒人節”,“以鬼話擒人肉欲的節日”,大大變異、偏離軌道的“擒人節”。
這恰是中國茶產業的一個品牌營銷的機會,在戰略重視的前提下,用好茶葉與愛情的內在關系,然后在戰術層面多一些具體的促銷策略,將茶葉營銷與情人節結合在一起,為情人節“正名”,為社會注入正能量,既維護了至死不渝的純真愛情,同時也為中國茶產業開辟更多的市場,讓更多茶葉進入消費者茶杯,化解了茶葉銷售的部分難題。
喝茶更幸福,更健康!2016年的七夕情人節就要過去了,但愿2017年能夠有更多的茶葉代表愛情!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