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我開始佩服起曾經身邊的老司機,喝茶前輩們來。
他們是看著我們曾經的青澀,莽撞過來的人。
如何順水推舟地,恰到好處地引導,而不是斷喝,以及冷嘲熱諷,打擊我們喝茶的興致。
而我們這些晚些喝茶的人,慢慢上道,慢慢由生疏到熟悉,到自信,自然。
看著剛開始喝茶的人張牙舞爪樣子,真不僅僅是有耐心和包容的問題。
喝茶愈久,難以預料地,其實已經帶上了很多的偏見——厚度、韻味、化感、氣感等等。
身懷偏見,看一些初初喝茶的小白,會不由自主地透露出一種傲慢來。
這種傲慢之深,之隱藏,時時是自己察覺不到的。
每每有身邊剛喝茶的朋友,對我們做的茶提出這樣那樣的質疑,幾乎是條件反射地,覺得對方這個家伙怎么關公面前耍大刀,說起胡話來。
就比如青魂熟茶,L君是一個晚輩,又是一個喝茶小白。某天,哥們飲下第一口便說“咦……苦”。而作為泡茶的人,自然是需要鎮定。便又默默泡了四泡五泡,分湯以后悠悠地飲,猶自氣定神閑。
到第六泡的時候再開口問“還苦不苦咧?”。
對方很誠懇地講“好苦啊,中藥一樣,苦”。
聽其一說,也在嘴里面細細更加認真品咂了一番,心里想“如此厚實的湯汁,油潤,以及香融于湯。竟然被對方一個‘苦’字概括,實在,呃……小白啊小白”。
如此尋思著,也還按住不表。只是,給對面的客官換了一個茶。價更低廉,更潤甜的另外一個熟茶。
只見對方的臉上終于舒展,由之前的懵懂,變得放松喜悅。
再問“這個茶不苦了吧?”,對方答“好,這個茶好,比剛才那個好多了”。
實在沒有憋住,說了不該說的后面的話“你說苦的那個茶,古樹料發酵的吶,選料好,價更高,品質更高些的”。
后來心想,真是道行尚淺。總是忍不住地糾偏,實在很無必要。
回到了喝茶的初衷,靜靜地在著,品味,以及接受這樣那樣,種種之不同。
老司機和小白在一起的時候,小白還能如魚得水,身心愉悅,全無壓力,自由暢談。這才是普洱茶的真味呵。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