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分福建、潮汕、臺灣三個派系,福建喝鐵觀音比較多,潮汕喝大紅袍、單樅茶比較多,臺灣則喝凍頂烏龍比較多。但是從沖泡方法上來說,三者是共通共融的。
品工夫茶既是一件風雅之事,當然也有不少講究。潮州工夫茶從水質、器皿到沖泡方法都有特定的要求。沖茶自然離不開水,那么我們首先從水開始吧。陸羽在《茶經》中寫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傳統的潮汕工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這種習俗據說是人們為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品茶,要先聞香味,然后看茶湯的顏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剛好分為三口品完。香味從舌尖逐漸向喉嚨擴散,最后一飲而盡,可謂暢快淋漓。這就是工夫茶的三個境界———“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嚨,神明凌霄漢”。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