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毛片,亚洲黄色网址

紀念海峽兩岸茶文化再度交流15周年

2020-03-22 zsdown520  527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前記:這是2003年,我在福建廈門海峽茶都舉行的“紀念海峽兩岸茶文化再度交流15周年”慶祝活動上的一次發言,友人最近找到發給我。時過境遷,現在海峽兩岸三通大門已經打開,但回首近二十年來,和臺灣茶人的交往歷歷在目,在開通兩岸的文化交流中我們同樣經歷了風風雨雨。在此,僅以此文深切懷念與臺灣茶人朋友一起度過的歲月,感謝他們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在海峽兩岸的文化交往中,茶文化的交流是最為密切,也最為人們關注的。今天,面對海峽兩岸擁流而起的茶文化熱潮,用“三春花滿香如海”的詩句來形容,是一點也不為過的。我是從茶書的搜集收藏中,不經意地走入茶文化領域,在對茶史和陸羽的專題研究中,海峽兩岸的許多學者與同仁,給了我指導與幫助。我感到,中國茶文化的興起,是海峽兩岸同胞相互交流、共同推動的結果,而我自己也正是在這種交流推動下,跨入中國茶文化殿堂。

這次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會展出的“紀念海峽兩岸茶文化再度交流15周年茶書藏書展”,是我多年收藏茶書的一部分,海峽兩岸茶書的比例大約各占一半,大致反映了海峽兩岸近三十年來茶書出版的一個概況,從中也可以看到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的各自特征和亮點。

茶文化的研究,海峽兩岸都有一大批專家學者和文化人參與推動。像姚國坤等教授的《中國茶文化》、陳文華教授的《中國茶文化基礎知識》、陳香白教授的《中國茶文化》,出版后一直受到人們關注,對茶文化的理論構建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臺灣范增平先生推出的《茶藝學》與《生活茶藝學》兩部新著,帶有臺灣茶文化鮮明特點,對內地茶藝的普及與提高也有著很好的啟迪意義。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師大教授鄧時海先生的《普洱茶》一書,是他數年中不畏艱險,多次深入云南普洱茶的故鄉,自費考察研究的學術成果。它全面考察了普洱茶的淵源、歷史、品質、茶藝特征,從史話、陳香、品茗、茶譜、茶道多方面闡釋了普洱茶的本原,是普洱茶書的開創之作。值得一提的還有曾至賢先生,他是一位記者,也是一位追求執著的茶人。十多年中,他走遍云南古老的六大茶山,追溯大理古國的蹤跡,探訪中國茶馬古道的歷史,寫下了厚厚一大冊的《方圓之緣——深探緊壓茶的世界》一書,為中國茶書繪下了重彩的一頁。

十多年來,深入探索茶史和陸羽研究,也是海峽兩岸茶文化界人士關注的話題。吳覺農先生的《茶經述評》一書,從歷史學的角度探討陸羽《茶經》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內容,至今還沒有人在《茶經》研究上超過他。但對陸羽個人史跡的考索與研究,臺灣張宏庸先生卻開了先導之河。他編寫了一套十二冊的“茶學文庫”,其中六冊為陸羽研究資料的匯輯,引用史料之廣,搜集材料之多,也是令人叫絕的,是日前最完備的一套研究資料叢書。

茶文化的蓬勃興起,帶來茶文化藝術形式的多樣化,海峽兩岸的茶人,為此開展了多方面的合作與交流。一九九五年,臺灣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和大陸音樂家張福全合作,創作出版了一套“閑情聽茶”系列音樂作品。這套音樂作品不同于以往茶藝音樂,靠移植其他作品改編,而是專門為茶文化創作作曲的嶄新音樂作品。它借助音樂形式,重新創作,表現出茶文化的內在本性。作品分七輯,體裁多變:《清香滿山月》和《香飄云水間》以中國十六種名茶為表現內容;《桂花龍井》表現十種花茶的性味;《鐵觀音》詮釋八種烏龍茶的茶性;《聽壺》用音樂描繪八種古今名壺;《一筐茶葉一筐歌》為改編的茶歌舞曲;《奉茶》為新創作的茶曲。這套作品用音樂形式,把人對茶的文化感受表現出來,體驗不同的茶品品味,體現不同的品茗心境,在優美樂曲的聆聽之中回歸茶之美。

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再度走過了十五個春秋,兩岸同胞多次攜手相聚海內外國際茶會,共述中華的燦爛源流。我們相信,海峽兩岸的茶文化交流將在統一的大河中洶涌向前!

(責任編輯:八分齋)

全部評論(0)

新聞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桐城市| 海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炎陵县| 千阳县| 都匀市| 丹棱县| 北安市| 房产| 乐昌市| 太仓市| 塔城市| 安义县| 册亨县| 呼玛县| 桑植县| 镇赉县| 纳雍县| 洪泽县| 海宁市| 合山市| 铜梁县| 常山县| 保亭| 阳东县| 南阳市| 云林县| 绥阳县| 张北县| 万全县| 岫岩| 乳山市| 西乌| 太仆寺旗| 农安县| 卓资县| 历史| 宝山区| 阳泉市|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