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葉茶,出生在中國,被世界各地追捧,
我生長在松軟肥沃的土壤, 它土層深厚,最好有1m以上, 它排水良好,礫質(zhì)、砂質(zhì)壤土或粘性壤土的地方我的品質(zhì)會更好,畢竟,一個石頭3兩油不是侃著玩的,天天有油喝,我品質(zhì)能不好嗎?它酸堿正宜,PH值4.5-6.5最好; 它肥力達標,有機質(zhì)含量1.5%以上,全氮的含量0.1%以上,水解性氮含量100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10mg/kg以上,速效鉀含量80mg/kg以上。
我喜歡豐盈恰適的雨水, 它若太多,產(chǎn)量雖增,卻可能影響我的色澤、香氣、口感; 它若太少,香氣雖盛,卻降低了產(chǎn)量,也為滋味添了部分不確定, 年降雨量1500毫米恰,最適合我的生長, 我更喜歡恰到好處的氣溫,它若在-6——-18度之間,我能忍受; 它若低于-- 8度,我將遭受凍害; 它若高于30度,我會生長緩慢甚至停止; 它若高于35度,且持續(xù),我會枯死; 氣溫18--30度,最適合
當我茁長長成以后,采下我的嫩葉,一芽一葉、一芽兩葉,是你細致的采摘,是我精致的付出; 靜待水離,耐心萎凋。 將我置于空氣中,讓我身上的水分蒸發(fā),看水分透過葉脈有秩序的從我身體邊緣蒸發(fā)而出,這是我心甘情愿的成全。
味在手中,充分揉捻。 無論是手揉捻、機揉捻還是布揉捻,都是為了揉破我的葉細胞,以利于沖泡,為了成形,為了塑造我不同的特性。揉捻的次數(shù)越多,我會變的越低沉。
堅毅隱忍,沉著發(fā)酵,我的氧化過程,便是發(fā)酵過程。 我若幾乎不發(fā)酵,觀來為綠色,飲來是菜香;我若輕發(fā)酵,觀來是金色,飲來是花香;我若重發(fā)酵,觀來是桔色,飲來是果香;我若全發(fā)酵,觀來朱紅色,飲來是糖香。 茶各有志,干燥有別。
揉,晾曬烘干,我是白茶; 先烘干,再炒干,我是綠茶; 高溫烘焙發(fā)酵好的茶坯,利用高溫迅速鈍化酶的活性,停止發(fā)酵蒸發(fā)水分,縮小體積,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變,散發(fā)大部分低沸點青草氣味,激化并保留高沸點芳香物質(zhì),獲得甜香,我是紅茶; 烘焙或曬干,以固定品質(zhì),防止變質(zhì),我是黑茶。
我最喜歡伴著純凈甘甜的水,成為一泡香氣氤氳的茶湯,在閑適幽靜的某處,遇見愛我的你,這樣的我,是幸運的! 藍天凈土,陽光正好,茶香四溢。
我是帶著故鄉(xiāng)的藍天與艷陽而來,也希望你在同樣的美麗的天地間享受我的醇香。我害怕與你相遇在貧瘠臟亂的土地上,我害怕與你相約于陰沉霧靄的天空下,我害怕與你相伴在塵土飛揚的空氣中, 活源清水,純凈甘甜,茶湯甘鮮。
我蒙受家鄉(xiāng)豐盈的雨水、純凈的甘露,也希望你以同樣潔凈的水來沖泡我。古人有云:“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山泉水、井水、雨水、雪水本是與我絕配,然而如今之勢,令我略感不適。
樸素茶具,樸素茶情,茶悟入心。 我成長與大自然,自出生起便盡吸天地之靈氣,本就自在樸素。也希望你以樸素自然的茶具迎我,最重要的是,請以一顆質(zhì)樸、自然的真心待我。精致的茶具我固然喜歡,但若那會將我束于高閣,會令你在品飲時失去自在,那我也將死氣沉沉,失去靈魂。而間單的茶具,也會為這世界省下一份資源,不是嗎?這樣的感悟與認知,豈是追求奢華的飲茶者所有。
我,是大自然的恩賜,綠色的象征,是社交和平手,是生活伴侶,是你的心靈慰藉!
基于上述種種原因,希望可以加入你的人生生活圈,進入你的茶杯中!讓我為你的健康保駕護航!
申 請 人:一片茶葉
申請時間:即日起!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