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普洱茶山,采茶、收茶、制茶一片繁忙之象。在收獲的季節,這本應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身處茶山的你如果稍微留意一下今年茶葉價格,就會發現:對于2017年的普洱頭春茶市場來說,這或許是十年以來他們面臨的,可能會遭遇的最大一次茶荒。
隨著古樹茶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古樹普洱茶的消費市場逐漸擴大。但古樹茶的產量是有限的,加上近年來,過度的采摘和自然災害,今年突如其來的天氣異象,致使2017年普洱頭春茶同期減產40%-60%漸成定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大茶區茶葉產量、價格整體呈現以下趨勢:
易武古六大茶山整體頭春茶,同期減產60%以上,平均漲價40%-50%;
南糯山古樹茶同期減產達40%,大部分價格接近上漲100%;
老班章區域頭春茶,同期減產5-6成,與往年價格相比,幾乎漲了4成以上;
臨滄茶區同期減產,頭春茶價格漲幅接近翻倍;
……
在當下每日一新的價格波動中,無論是茶農、茶商還是茶企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各大茶廠都存在收不上來鮮葉的情況,收鮮葉難,收品質好價格合適的原料更是難上加難。往年收茶,只需要定好價格,自然會有人把茶送來,而今年甚至需要親自上門,挨家挨戶地收買鮮葉,卻依舊是杯水車薪。
是什么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茶葉,集天地雨露,成一葉芬芳。普洱茶原產地的極端氣候無疑是影響產量、價格變動的重要因素。
3月18日,易武古六大茶山持續一小時以上的冰雹雨;3月27日下午5點半左右,勐海縣突如其來的冰雹;4月4日、5日急速降溫的版納……這些復雜多變的因素造成了往年同期已經采摘,并開始制作的頭春茶,在今年未能按時發芽。甚至將整個采摘制作的時間推遲了一個星期,或半個月。
2017年,普洱茶產區的古樹頭春茶與同期相比,整體都存在減產的現象。而同期頭春茶產量的縮減,將直接導致茶價上漲。以至于茶商不敢報價,害怕做不出來。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