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湯入口,想到的先是酒。因為這茶入口,立刻給人一種坦蕩舒張,醇厚而實在的感覺。
許因為是4年存放的春茶,回甘非常好,感覺舌根有如泉涌。喉韻也不錯,幾杯下去,感覺喉嚨溫潤舒適、回甘和香氣交織。
布朗山古茶園保留得最多的地區之一
位于西雙版納勐海縣的境內,靠近中緬邊境
布朗族為古代濮人后裔,可說是茶藝的始祖
種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
1、年平均氣溫18-21℃
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如春
全年基本無霜(或有霜期很短)
2、年相對濕度85%
年降水量1374mm
雨量充沛、灌溉條件好
3、土壤PH值 pH 值在4.30~4.75
微酸性土壤,土層深厚
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和養分的積累
位于西雙版納勐海縣東北部,流沙河東岸
山高谷深、植被茂密
土壤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故所產茶品質極佳
1、平均氣溫16-18°C
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早晚濕度大
晝夜溫差大,是茶樹生長發育的最佳環境
2、年相對濕度80%
年降水量1500-1750mm
雨量充沛、灌溉條件好
3、土壤PH值 pH 值在4.5—6.5
土層深厚呈酸性,有機質含量極為豐富
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和養分的積累
傳統曬青工藝,自然陽光曬干,輕殺青、重揉捻,保留了活性物質生存的可能性
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普洱茶中所含的物質不斷發生轉化
普洱茶歷史悠久,始于唐,聞名于明清,中國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古老文明中的一朵奇葩
由于普洱茶原產區與中原文化發達區的萬水千山之隔,普洱茶這朵奇葩直至明清時期才被認知
梅蘭竹菊是先命題再做茶,于文化的融入內涵的添加,不同比例的拼配,才有了不同韻味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