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熟茶由于都要經過渥堆發酵而成,所以新茶渥堆味比較明顯,帶有一定異味,再加上古樹茶有越成越香的特點,所以我們一般品飲陳茶。那么陳茶到底該如何來辨別他的存放年限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鑒別。
一、外包裝鑒別
2005年之前的熟茶一般不會明確標明生產日期,所以當您看到外包上如果日期早于2005那么需要注意了。如果外包看上去比較新,紙質帶有棱質感,那么一般來說這是一款新茶。存儲五年左右的熟茶外包怎會略微泛黃,十年以上的茶則能清晰看到滲出的茶跡而且紙質看上去基本快要破亂了。筆者所知1950年~1968年份的茶包裝紙上,“茶”字以不同顏色標示,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1968年之后,茶餅包裝不再印上“中國茶葉公司”字號,改由各茶廠自行生產,統稱“云南七子餅”,如:雪印青餅,73青餅,大口中小綠印,小黃印等……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科學發展,古董尚且能做舊,小小一頁外包紙自不在話下,所以我們就需要打開包裝繼續進一步鑒別。
二、茶餅鑒別
1950年之前的茶內部都有一張糯米紙,印上名稱,就是“內飛”,這個時期的茶已經很少能見到了,如果您有幸能得所見那一定要小心了。
一般我們辨別茶餅年份外觀上需要注意的是:
3年內的茶顏色為深褐色,茶葉緊質厚實。
3年以上的則轉為了褐色,茶條相對舒散,不在那么緊實。
8年以上的則變為紅褐色了,此時由于經過長時間的酶化反應,茶條變得松散,重量變輕,捏上去會感到散和輕。
但是真正不會騙您的還是陳茶的品飲香氣與口感。
三、茶香與口感鑒別
新茶剛經過“渥堆發酵”土腥味教濃,喝起來比較刺激難聞,倉味較重,湯色渾濁,筆者以為3年以內的熟茶不易品飲。
3年以上的熟茶茶香漸顯,倉味明顯減輕,茶湯比較清澈,此時的熟茶順滑度和甜度還不夠,但已經可以品飲。
8年以上的熟茶溫潤可口,舒氣潤喉,茶湯中明顯感覺到一種米湯一樣的釅稠感,甜度更加明顯。
15年以上的熟茶由于當時茶葉等級控制不嚴格,所以茶質不是那么好,會給您留下些許遺憾。
綜合來講筆者覺得8年左右的熟茶當屬最合適的選擇。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