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普洱茶友來說,下關沱茶四個字,可以說是品質及信譽的保證。下關沱茶的產品線十分豐富經典,今天我們針對甲級沱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下關茶廠素以沱茶聞名。在國營下關茶廠50多年的歷史中,生產的沱茶計有7大系列11種口感,今天我們單講甲級沱茶。
一、下關甲級沱的用料
每個年代的甲級沱,用料和拼配都有所不同。早期的下關甲級沱主要以云南鳳慶、雙江等地的較高等級的毛茶拼配而成。據說1955年之前的甲沱是用鳳山春尖和勐庫春尖以1:1的比例拼配而成。
上世紀50年代末,下關沱茶產量大增,1959年總產量便已達到3060噸。由于擴大生產的需要,甲沱的用料范圍有所增加,有臨滄、思茅、保山、德宏、版納等地州。2000年后,又增加了大理、紅河、文山等地州的毛料。
由于拼配技術的成熟,下關甲級沱的產品質量保持得非常好。業界資深藏茶人楊泰倫先生曾感嘆:“上世紀90年代的下關甲級沱茶,無論從品質還是口感都是非常優秀的,堪與92方磚媲美!”
二、下關甲級沱的特殊標志
在普洱茶界,很多茶友都調侃“甲沱在手,天下我有”。據數據顯示,上世紀80~90年代期間,下關甲級沱在國內市場創造了每年近3000噸的銷量。
1989年,為防止茶品仿冒,下關茶廠在壓制甲級沱時,在沱面壓上一個凸出的“甲”字,1993年停用。
到了1996年7月,沱茶上的“甲”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下關茶廠馬蹄形的簡版廠徽圖樣,也就是英文字母G字。
2006年以前的下關甲沱,由于特殊歷史文件所致,包裝紙袋上寫的保質期為36個月,這也是鑒定真品的重要標志。
三、下關甲級沱的年份斷代
甲級沱茶的年份斷代依據,主要有重量、沱型、包裝材料的質地與印刷等。
70年代,下關甲級沱綠盒包裝的正面,是傳統的中茶標簽,熟悉的“八中茶”商標一眼便可認出。
1981年,下關沱茶首次獲得國家質量銀質獎,所以80年代甲級沱的正面,印有“國家質量銀質獎”的標簽。
1992年起,下關甲級沱茶的綠盒側面及沱茶包裝紙上,開始印上“松鶴牌”標志。同時,綠盒底部開始印有說明文字。
總而言之,下關甲級沱是國營下關茶廠的口碑茶品,其產量大、配方穩定、口感優質,是一款高性價比的口糧茶,值得收藏、品飲!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