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景你一定不陌生:
服務員:您好,請問點什么菜?
顧客:牛排。
服務員:請問要幾成熟呢?
顧客:七成。
服務員:好的,稍等。
但如果是這個場景,你一定沒遇見過。
服務員:您好,請問喝什么茶?
顧客:來壺熟普吧。
服務員:請問要幾成熟呢?
顧客:七成。
服務員:好的,稍等。
你一定會問:喝茶還分幾成熟,你被今天的臺風刮傻了嗎?
熟茶的概念來自于六大茶類之一的黑茶,而黑茶一直有越陳越香的說法。通常說的陳茶、老茶指的是年份,而熟茶指的是工藝。
小編之前曾接觸過一些六堡茶的制茶人,關于熟茶的成熟度,每次我都會問起,也曾嘗試用“幾成熟”的概念來引導對方對于一款茶的發酵成熟程度的回答,可是不同的茶人幾乎都有相同的答案,就是熟茶的成熟度無法用“幾成熟”的概念衡量,大家都傾向于用輕發酵、適度發酵和重發酵來判斷一款熟茶的成熟度。
關于此點,小編在之前也曾提過,三種發酵程度的熟茶的特征。
而現在的確有采用“幾成熟”的概念來區分熟茶成熟度的說法。
這種說法的判斷依據是對于葉底的觀察。
這兩種都是對于熟茶的成品茶進行成熟度的判斷,輕發酵、適度發酵、重發酵和“幾成熟”的發酵判斷方式你更加傾向于哪種,或者你更接受哪一種說法?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