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老茶的貯存方法介紹如下:
茶葉因為不當的貯藏而發生質變,但如果茶商以適當的環境保存茶葉,雖然因為時間因素會降低茶湯的清香與敏銳度,但其多酚類因為繼續氧化聚合所產生的后發酵作用,會降低茶中咖啡因的苦味,使茶湯更醇厚,其中避免劣變的要訣在保持干燥,讓茶葉中多酚物質以緩慢漸進方式演化,其對人體的功效如同正規制作的普洱茶一樣,有降血脂、減肥、降血糖、暖胃、醒酒、生津止渴等民間相傳功效,值得進一步研究提倡。
1. 茶葉含水量控制在3-5%才能作長時間的保存,焙火及干燥程度與茶葉貯藏期限有相當重要關系;一般而言,焙火較重,含水量較低者可貯存較久。
2. 茶葉最適貯存期屆滿時,應取出再焙火。可洗凈電飯鍋至無味,拭干后倒茶葉于瓷盤或鋁箔紙上置入電飯鍋內,開關切至「保溫」位置,鍋蓋半掩,適時翻動,約半天時間,茶葉由陳舊味轉清熟香,以食拇指捏之即碎為宜,俟降溫冷卻后,始可再行包裝貯藏。
3. 有人以微波爐干燥、烘焙茶葉,唯其加熱時間短,且爐門需緊閉,火侯不易控制,常導致茶葉表面炭化或陳舊味未能逸散之缺點,技術上仍待克服。
4. 最穩當的方法是將珍藏的茶葉委請熟識的茶師或茶農代為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