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關心自己的健康,食品已不是為了填飽肚子,人們更看重的是它的保健功能,食品從健康型到保健型已成為必然。
茶葉作為走在前列的保健品,在一定時期內要保證其質量不受或最大限度的降低影響,有效延長茶葉保鮮期,讓消費者能夠買到色、香、味、形都保存完好的茶葉產品。茶葉儲存就是在茶葉基本包裝的基礎上,確保茶葉保持原有品質所進行的一個過程。
茶葉吸濕及吸味性強,很容易吸附空氣中水分及異味,若貯存方法稍有不當,就會在短時期內失去風味,而且愈是清發酵高清香的名貴茶葉,愈是難以保存。
通常茶葉在貯放一段時間后,香氣、滋味、顏色會發生變化,原來的新茶葉消失,陳味漸露。因此,掌握茶葉的儲存方法保證茶葉的品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茶葉儲存的要點
茶葉很容易吸濕及吸收異味,因此應特別注意包裝貯存是否妥當,在包裝上除要求美觀、方便、衛生及保護產品外,尚需要講求貯存期間的防潮及防止異味的污染,以確保茶葉品質。
引起茶葉劣變的主要因素有︰一、光線。二、溫度。三、茶葉水分含量。四、大氣濕度。五、氧氣。六、微生物。七、異味污染。其中微生物引起的劣變受溫度、水分、氧氣等因子的限制,而異味污染則與貯存環境有關。
因此要防止茶葉劣變必須對光線、溫度、水分及氧氣加以控制,包裝材料必須選用能遮光者,如金屬罐、鋁箔積層袋等,氧氣的去除可采用真空或充氮包裝,亦可使用脫氧劑。
茶葉貯存方式依其貯存空間的溫度不同可分為常溫貯存和低溫貯存兩種。因為茶葉的吸濕性頗強,無論采取何種貯存方式,貯存空間的相對濕度最好控制在50%以下,貯存期間茶葉水分含量須保持在5%以下。
根據茶葉的特性和造成茶葉陳化變質的原因,從理論上講,茶葉的儲藏保管以干燥(含水量在6%以下,最好是3%-4%)冷藏(最好是零攝氏度)無氧(抽成真空或充氮)和避光保存為最理想。
但由于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以上這些條件往往不可能兼備而有之。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抓住茶葉干燥這個必需的要求,根據各自現有條件設法延緩茶葉的陳化過程,再采取一些其他措施。茶館茶葉的儲藏方法不妨可借鑒家庭的儲藏方法。
鐵罐的儲藏法
選用市場上供應的馬口鐵雙蓋彩色茶向做盛器。儲存前,檢查罐身與罐蓋是否密閉,不能漏氣。儲存時,將干燥的茶葉裝罐,罐要裝實裝嚴。這種方法采用方便,但不宜長期儲存。
熱水瓶的儲藏法
選用保暖性良好的熱水瓶作盛具。將干燥的茶葉裝入瓶內,裝實裝足,盡量減少空氣存留量,瓶口用軟木塞蓋緊,塞緣涂白蠟封口,再裹以膠布。由于瓶內空氣少,溫度穩定,這種方法保持效果也較好,且簡便易行。
陶瓷壇儲存法
選用干燥無異味,密閉的陶瓷壇一個,用牛皮紙把茶葉包好,分置于壇的四周,中間嵌放石灰袋一只,上面再放茶葉包,裝滿壇后,用棉花包緊。石灰隔1-2個月更換一次。這種方法利用生石灰的吸濕性能,使茶葉不受潮,效果較好,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茶葉品質,特別是龍井、大紅袍等一些名貴茶葉,采用此法尤為適宜。
食品袋儲藏法
先用潔凈無異味白紙包好茶葉,再包上一張牛皮紙,然后裝入一只無空隙的塑料食品袋內,輕輕擠壓,將袋內空氣擠出,隨即用細軟繩子扎緊袋口取一只塑料食品袋,反套在第一只袋外面,同樣輕輕擠壓,將袋內空氣擠壓在用繩子扎緊口袋,最后把它放進干燥無味的密閉的鐵桶內。
低溫儲藏法
將茶葉貯存的環境保持在5攝氏度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庫或冷凍庫保存茶葉,使用此法應注意:貯存期六個月以內者,冷藏溫度以維持0~5攝氏度最經濟有效;貯藏期超過半年者,以冷凍(-10至-18攝氏度)較佳。
貯存以專用冷藏(冷凍)庫最好,如必須與其他食物共冷藏(凍),則茶葉應妥善包裝,完全密封以免吸附異味。冷藏(冷凍)庫內之空氣循環良好,已達冷卻效果一次購買多量茶葉時,應先予小包(罐)分裝,再放入冷藏(凍)庫中,每次取出所需沖泡量,不宜將同一包茶反復冷凍、解凍。
有冷藏(冷凍)庫內取出茶葉時,應先讓茶罐內茶葉溫度回升至室溫相近,才可取出茶葉,否在驟予打開茶罐,茶葉容易凝結水氣增加含水量,使未泡完之茶葉加速劣變。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