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昌化、壽山和巴林石是印石的主要石料。其中的田黃、雞血、芙蓉、青田封門凍等,均屬名貴石材,甚至與黃金同價,歷來被人們所珍愛收藏。
一般來說印石是比較容易保存的,只要避免強光曝曬、高溫烤灼、硬物碰擊即可。與紫沙壺收藏者一樣,愛石者也講究養護,養護得法,可使印石色澤豐厚,細膩光潔。
印石的養護大致有水養、蠟養、油養、手養等4種。水養就是把印石經常浸于清水之中,使印石濕潤,以防止其表面干燥及石質松脆。水養是養護的第一步。
蠟養是用蠟涂封印石,一般用白蠟,將蠟熔化,涂在石表面,等待蠟冷卻后再布擦干凈。如果印石上有雕刻,不易擦,可以用熱吹風機將蠟吹去。
油養是用油來保養印石,油養應用植物油,精煉無色者好。用它浸泡或薄擦印石,能使石表保持剔透潤滑。
手養石為收藏家常用之法,即將印石用手撫摩把玩,年長日久,印石表面會逐漸形成一層“包漿”,溫潤透徹,饒有古趣。
購得新石特別需要養護,印石品種不同,石性有異,養護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比如高山白凍和水坑石是不宜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