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內外藝術品拍賣場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近現代名家印章露面拍場,并每每創下驚人的天價。如在2007年元月舉行的“西冷印社2006年近現代名家篆刻專場拍賣會”上,500個座位座無虛席,800方印章成交率高達98.7%,拍賣總成交額超過了1335萬元,其中一方由前西冷印社副社長、著名篆刻家方介堪專門為張大千所刻的“瀟湘畫摟”印章,從16萬元起拍,在各路藏家的追捧下,價格一路飚升,最后以90萬元的價格落槌,若加上傭金高達99萬元,創下單方名家篆刻拍賣的最高記錄。此外,一方由吳昌碩刻的象牙閑章,拍出了78.1萬元;齊白石刻的青田石章以37.40萬元成交;孫中山的私印以14.3萬元拍出;近代實業家、藏書家張石銘的33方犀角印章,成交額為137萬元,成為全場的標王。由此看出名家印章已被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資者看好。
眾所周知,印章歷來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利的象征。我國的印章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早在3700多年前的殷代就有了印章,到漢代進入了鼎盛時期。印章可分為私印和官印,帝王的印章代表或象征著國家的權力,故嚴格意義上說帝王的印章屬于官印。民間流傳并收藏的大多為私印。私印從款識內容看,有姓名印、字號印、座右銘印,齋館印、收藏印、生肖印、年號印等;從文字設計看,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空心字、異體字、真、隸、行、草等五花八門的字體;從印章的材質來看,有金、銀、銅、鐵、鋁、錫、瑪瑙、琥珀、象牙、牛角、雞石、田黃等;從印鈕形式上來看,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也有單面鈕、雙面鈕、四面鈕、頂部鈕等,圖案有花鳥、魚貝、走獸等象征物。
印章價值大小一般由以下幾方面來決定的。
一、看印章是否為名人所用。比如現代書畫家中,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人用的印章都是很有價值的。像這次西冷印社推出的方介堪專為張大千的印章拍出99萬元天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張大千用印的緣故。至于帝王的印章更是彌足珍貴。
二、看印章是否為名家所刻。一般名家所用印章大多很講究,許多為篆刻家之作,像張大千所用的印章一般為陳巨來、方介堪等大篆刻家所刻,因而這類印章價值很高。齊白石的印章幾乎都是自己所刻,他的篆刻成就很高,只不過被畫名所蓋。初師浙派,后力學趙之謙、吳昌碩,溯源秦漢。所作注重象法、刀法和章法布局的完美統一,奇肆恣逸,雄健潑辣,蒼勁郁勃,開創出篆刻上的“大寫意”一派,對現代印壇影響巨大,故齊白石刻的印章價值也很高。
三、看材質是否珍貴。大凡名人所用印章材料大多為金、銀、玉、瑪瑙、象牙、田黃、雞血,尤其是田黃材質的石料相當珍貴。民間有“一兩田黃抵一兩黃金”之說,至于好的田黃恐怕是黃金的數倍。
四、看印章的年代。一般而言,年代越久,印章價值越高。
五、看印章的品相。同其它收藏品一樣,印章也要求品相完好,不能有瑕疵和殘缺,否則,在市場上的價值會大打折扣。
六、看印鈕的工藝是否精湛。印鈕工藝的精湛無疑會增加印章的觀賞性和藝術性,進而影響到印章的價值。
總之,印章價值高低由多方面因素綜合來決定的。鑒于目前我國藏市走紅,名家印章會越來越被看好,特別是好的材質,配上名人所用和名家所刻的印章,會更受藏家青睞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