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延熹七年(164年)十月立。隸書十五行,行二十六字,無撰書者姓名。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此碑出土較晚,然氣魄之雄偉,漢隸中無出其右者。其書法方正古健,點劃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獷俊朗,有獨特的陽剛之美。清揚守敬評此碑:“雄偉勁健,《魯峻碑》尚不及此,漢隸氣魄之大,無逾于此。”宋代洪適《隸釋》及鄭樵《通志略》均有著錄,后湮佚。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十一月,元氏知縣劉寶楠發現于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的王村山下,即命工運入城中。因搬運工嫌其沉重,乃截裂為二,后雖經嵌合,但裂紋清晰可見。此碑目前所能見到的舊拓本,均是道光后期碑裂后的拓本。
全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