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古之打擊樂器,多為石制。據考證,新石器時代就產生了這種樂器?!吨芏Y·考工記》(磬氏)中記載,磬,作倨句狀,下微作弧形。
磬的最初形態是石犁狀,亦是由生產工具演化而來的。到了西周,就有了這種“折矩形”的磬。這種磬短而寬的一頭稱“股”;長而窄的部分稱“鼓”?!肮伞焙汀肮摹钡拈L短寬窄是根據音律需要而變化的。這套編磬共7件,每件一個音階,是據文獻記載目前發現的最完整的一套玉質編磬。從“開窗”處可見玉質為和闐白玉。最大的一件長27厘米,寬 7.9厘米,厚1厘米;最小的一件長18.5厘米,寬5厘米,厚1厘米。
7件磬“股”的部分均以高浮雕刻變形獸紋;“鼓”的部分均是高浮雕的鳳鳥紋,底子均飾以回紋。中間以減地浮雕表現的獸面紋。紋飾精美,做工細膩。在折上部都鉆有喇叭孔,以供系掛。每件都遍布銅、土、朱砂等多種沁色,俗話說“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銀”,此套西周編磬五彩斑斕、古樸雄渾,應為罕見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