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因產地而得名,明代《天工開物》中有記載:“凡玉貴重者盡出于闐”,于闐是藏語,意為“產玉石的地方”,古于闐就是現在的新疆和田。
和田玉目前有兩個著名的產玉之源:一個是昆侖山脈里著名的阿拉瑪斯礦區,現在最著名的和田白玉山料就產于此。另一個就是白玉河,那里就是盛產歷史悠久的子玉,山流水料的源頭。
中國文化學上的玉,內涵較寬。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謂五德,即指玉的五個特性。凡具堅韌的質地,晶潤的光澤,絢麗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揚致遠的聲音的美石,都被認為是玉,而新疆和田出產的和田玉是中國玉文化史上光彩熠熠的常青樹。和田玉以蘊量最富,色澤最艷,品質最優,價格最昂,成為中國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來源,歷代皇室都愛用和田玉器。
和田玉是一種珍稀玉種,摩氏硬度在6.5—6.9之間,質地細膩,韌性極高,不易碎,耐磨損。和田玉獨具溫潤柔和的油脂光澤,加上半透-微透的透明度,更突出其油脂光澤的柔潤細膩,觀賞價值極高。和田玉的堅韌使它經得起精雕細琢,再精細的工藝造型也能雕琢得工整流暢、清晰完美。
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中含有鈣、鐵、錳、鋅、銅等十三種微量元素,久戴能與人體進行物質交換,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其觸感冬暖夏涼,有助于平衡血壓,穩定情緒。
人們依產狀將和田玉分為山玉、山流水玉、及子玉。山玉也叫山料、寶蓋玉,指高山上的原生礦床,塊度不一,質地不等,棱角狀。山流水玉指原生礦石經地質作用風化、脫落、搬運至河流中上游后產出的棱角稍圓的和田玉料。子玉也叫籽料,分布在下游河床及兩側河灘,表面光滑形如鵝卵,是最優良的和田玉料。
和田玉色調多可自成體系,顏色對于和田玉來說不僅是主要的分類依據,還具有十分重要的鑒定意義,因為它能直接反映出和田玉的礦物組成。和田玉按顏色分類有白玉、青玉、糖玉、青白玉、墨玉、黃玉、碧玉等共七種。白玉為貴,尤其以羊脂白玉的瑩潤如酥,白如截脂著稱于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世珍寶。青白玉介于白玉與青玉之間,是和田玉中十分常見也十分重要的一個品種。青玉為淡青、青、灰綠等色。糖玉是指色如紅糖,為喜慶吉祥之色,常做俏色用,成器富有動感,意趣豐富。
玉器的款式、工藝及寓意是人文因素,素與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情操息息相關。涵蓋構思的巧妙新穎,用料的合理精細,工技的高超獨到,玉質的去粗存精,鏤空、鏈環、俏色等特殊工藝的運用,造型的生動多變等各工序。工藝是表現玉器藝術價值,提升美感的手段。
李白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道盡了世間無處不在的愛美之心。愛美,愛和田玉,愛的不僅是它的外在美,更有和田玉千年歷練積存的文化內涵。萬山之祖昆侖山孕育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珍寶——和田玉,也給了它比鋼鐵堅韌的骨氣,比冬雪高潔的氣質。
和田玉文化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積攢了幾千年的無價的精神財富,在世界上有著與眾不同的影響力和地位,頗得世界各地人士喜愛。富士特珠寶玉器城所售和田玉器原料均來自于新疆和田地區,玉質優良,種類齊全,采用精湛的現代工藝,造型流暢,線條優美,款款各有千秋,爭奇斗艷,為消費者提供了廣闊的選購空間,是饋贈與收藏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