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屬于大葉茶種,茶葉大而肥厚,所含的成分最為濃烈。所有在云南制造出來的青生普洱茶,因為茶性太過濃烈,有如野生茶種一樣,無法馬上飲用,必須要儲放多年促成后發酵,等到茶性轉化溫順后才能沖泡飲用,所以儲存陳化的工序技術,也就成為普洱茶的生命歷程的一部分。
有關普洱茶后發酵過程所產生的特色,是以后發酵來發揮其茶性,增加其品茗價值感。普洱茶的后發酵過程又分為干倉與濕倉,更形成普洱茶的品味多變且趣味豐富。如果只是站在喜歡的立場,以是否好喝的角度著眼,根本不必談生茶、熟茶,或者干倉濕倉的問題,只要對上了各人的口味,只要喝了感覺舒服,便是好茶。但是,如果論及品茗意境,那就必以得到普洱茶的真性為標準,且必須以生茶中的干倉普洱茶為唯一的選擇了!
在學理上,普洱茶后發酵的化學作用,就是茶葉內部多酚類化合物的氧化作用。這種氧化過程,會有三種作用情況:一是自動氧化作用;二是酶性氧化作用;三是曲菌氧化作用。雖然這三種氧化的功效,會破壞多酚類化合物,使滋味變淡,色澤轉暗。
但是這三種氧化作用過程是直接影響普洱茶的陳化速度、茶型外觀以及色澤品味的主要因素。在陳化歷程中,氧化過程最慢的是自動氧化作用;其次為酶性氧化作用;氧化過程最快速的,是曲菌氧化作用。根據初步了解,普洱茶后發酵情形只有兩種:一是自動氧化和酶性氧化作用,兩者混合進行;另一是自動、酶性及曲菌氧化作用,三者混合進行。
所以干倉儲放最適合普洱茶陳化的需要,是屬于自然陳化過程。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