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與玉 曹雪芹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寫女媧補天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單剩一塊,棄在青埂峰下,自經鍛煉,受天地之精華,得雨露之滋養,靈性已通,投胎轉世,墜入紅塵,銜玉而生......這部小說也叫《石頭記》,這塊通靈寶玉是賈寶玉的命根子。 孔子與玉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核心,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將"君子比德于玉"的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闡明玉有十一德即:仁、義、禮、知、信、樂、忠、天、地、道、德。君子佩玉,不是為了喬裝打扮,而是規范自己的言行,操守儒家信條。 藺相如與玉 趙國有一塊美玉,叫做和氏璧,秦國想得到它,要用十五城池來交換,不然就出兵攻打......這是我們熟悉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健康與玉 各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古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并稱玉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認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與其協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所,滋心肺,潤聲喉,養毛發。” 顏如玉 唐代著名歌女龐三娘,徐老半娘卻宛如妙齡少女。傳說在她美容武庫中就有一件非常厲害的秘密武器——特種玉石。《 御香飄渺錄》中記載:慈禧太后有一套奇特的美容大法,就是用玉尺在面部搓、擦、滾。玉尺是用珍貴的特種玉制成的一根短短的圓柱形玉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