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戈壁瑪瑙石就是一個范例。20多年前,戈壁瑪瑙石由牧羊人發現,隨即引起地質部門重視并加以開發,但是,其價值主要定位在瑪瑙雕刻材料上,不知有多少現在看來價值不菲的天然奇石被當作石材,運往玉雕廠加工成各種各樣的瑪瑙工藝品。說起這段歷史,讓多少喜愛戈壁石的石友唏噓不已?,F在,一方精品戈壁瑪瑙石的市場價動輒成千上萬乃至幾十萬數百萬元,足以抵得上數十倍重量的瑪瑙原料的價值。
和田玉觀賞石是繼戈壁瑪瑙石之后又一個觀賞石新貴。和田玉是國內諸多玉種中最優質的玉,被譽為“中國軟玉之王”。人類對它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階段。距今6000多年前的關中地區仰韶文化遺址,卜,就發現有和田玉制品,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敝麑W者楊伯達以為,具有五德的玉就是和田玉。和田玉的美麗神圣引得屈原也為之動容,就有廠“登昆侖兮食玉瑛,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的壯麗詩篇。和田玉也引起了中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關注,他在游記中記載“忽炭國(于闐國)國域東有白玉河,西有綠玉河,次而有烏玉河,皆發源于昆侖?!边€記載:“玉有兩種,一種較貴,產于河中,采玉之法,幾與采珠人沿水求珠之法相同;另一種品質較劣,產于山中?!彼f的這兩種玉就是現代人說的子料和山料。和田當地采玉人將玉分成山料、山流水、子料三種。山料就是玉石的原生礦;原生礦經風化崩落后由河水搬運至河流中上游,就成為山流水,距原生礦‘較近,玉石表面磨光度低,已經有了子料的雛形,子料就是原生礦經剝離被流水搬運到河流中的玉石,通常為卵石狀,塊度一般較小,因長期被水搬運,表面光潔、細膩溫潤?;瘜W分析證明,和田玉是由透閃石極細微晶交織而成的集合體,化學成分為含水鈣鎂硅酸鹽,硬度6—7,大致有白、青、黃、黑4種顏色。
從古至今,在新疆和田不知有多少人在古代的玉河故道、在現代的玉龍喀什河中沿襲古老的采玉方式,采玉不止。現在,采五人除了使用古老的砍土鏝(一種挖土工具)操作,推土機、挖掘機等現代化機械也開進了大大小小的工地,機聲轟轟,人頭攢動,剛剛挖出來的玉石還未及洗去泥沙,立刻就被玉石商人圍住,經——番評論、競價,玉石很快被買走。很多玉石商人眼力獨到,經驗豐富,能較準確地判斷出一塊玉石可加工利 用的價值,甚至能根據:五石表皮判斷內部玉質的優劣。和田玉的主要銷路是各地的玉雕廠,絕大多數玉石被加工成工藝品銷往全國及至海外。還有很多人專門收藏、販賣作為手把件玩賞的和田小于料,他們重視玉石的形狀、玉質、石皮,用本地人的說法,質地潔白細膩,再有黃色、紅色天然石皮的子料就是肉好、皮好、手感好的玉石,價格非常昂貴。利用有俏色的小子料加工成的小雕件,價格通常比沒有俏色的高,以克計算,價格甚至超過黃金。
近幾年涌現出一些專門收集玉石自然石的藏石家,他們用欣賞卵石觀賞石的眼光鑒賞玉卵石,為和田玉文化增添了更為綺麗的內容。和田玉觀賞石大體上分為立體的象形石和平面的畫面石,象形石有禪石,景觀石,魚、鳥、器物形石等;畫面石的內容更為豐富,由于和田玉玉質細膩半透明,顏色有白、綠、黃、黑等色以及各色之間的過渡色,形成的圖畫尤為清新宜人,加之和田玉溫潤的質地,從而使和田玉觀賞石明顯區別于其他所有的卵石觀賞石。有的和田玉卵石表面生成有淺黃至金黃色石皮,更加彰顯和田玉觀賞石的珍貴感。
悄然興起的和田玉觀賞石熱是以和田玉的形、色、質等優越條件為基礎的,形、色、質中的每一項都蘊蓄著深刻的內涵。和田玉的形態基本上屬卵石類,其從獨特性、完整性、圓潤感等多個角度給人以美感。由于和田玉觀賞石是經河流搬運作用而形成的,象形石難以全似,其神似的韻味更讓人為之傾倒。玉自天然,和田玉歷經河流長期搬運,便呈現不同變化,同一塊玉石,有的部位冰清玉潔,顯現玻璃地,有的部位拙樸老成,有的部位流光溢彩,令人遐想萬千。尤為可貴的是,和田玉觀賞石的質地為舉世聞名的和田玉子料,硬度大,半透明,冬天給人以柔和、溫潤之感,夏日給人以清涼、透爽之感,它們個體一般較小,配上與主題相稱的底座,非常適合進入家庭觀賞收藏。
各色和田玉觀賞石中,白色純凈者為羊脂玉,數量稀少,價格昂貴,每公斤市場價達數萬元。多數和田玉的顏色是淺綠至黑綠色,具通透感、純凈感;綠色和田玉品種之多,不能用三言兩語講清楚,有的玉石形態好,綠色宜人,即使沒有具體圖案也能給人以“綠水青山”的感受:被當地人稱為“青花”的玉石,大塊黑色玉石上一條條白色玉帶穿行其中,猶如大寫意的水墨山水畫。對和田玉觀賞石的審美取決于欣賞者的價值取向和藝術功底。只有突破“玉不琢不成器”的傳統觀念,尊重和田玉自然天成的品性,用藝術的視角去欣賞,才能使和田玉觀賞石這一獨特稀有的自然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