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雜石電色。珠寶玉石商有一個行話"邪色",既假翠玉。假翠玉是用下等的廉價玉石電色,冒充翡翠。假的翠玉一般比較滑,色調不均勻,光澤不自然,顯得呆滯。如果用放大鏡或者分色儀看,可見染料的絲狀線條。這些假翡翠色與質都極差。
2. 用山埃石焗色。充斥市場的假貨中,常有奸商用山埃石焗色制作的假翡翠。我們可以把翡翠放在強光下照,山埃染色的貨顏色多數是花斑樣,色素不平均,不自然。
3. 用質地差的玉加以染色。真正的上品坑種翠玉是不會退色的。那些退色的假翠玉是把質地差的硬玉加熱加壓,把紅綠色染料煮進或者焗進玉石的結晶空隙中和裂縫內。質地差的硬玉因結構沒有那么細密,所以容易染色。
4. "三及第"。充斥市場的假翡翠中,有一種叫做"三及第",其實就是用真的很薄的翡翠做面,再用上了綠色的玉石做夾心,做底面,把三塊玉石合在一起,然后進行其他鑲嵌處理。由于購買者只能看到經過造假處理后的,表面看起來挺好看的飾物,不知內情,又沒有鑒別的知識,往往上當買到此類貨色。此類貨常見于戒指、胸針、鏈墜、領帶夾、袖口紐等飾物。可以用分色儀鑒定飾物的品質。